3205 期 / 第8版:农村创新创业
唐小杰:用“90后”方式传承非遗


唐小杰制作糖画

糖画作品“糖花篮”

唐小杰展示自己的糖画作品

“霉雨还潮几屈膝,香风送暖得全肤。纸糊阁老寻常事,糖丞来年亦纸糊。”清初《坚瓠补集》里的诗句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糖画在民间流行的盛况。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制作的画,这门脱胎于明代“飨糖”的技艺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在民间艺人的手下,“飨糖”逐渐演化为糖画,走入了街头巷尾。

创新“老手艺”

让立体糖画惟妙惟肖

1991年出生于内江的唐小杰是众多糖画民间艺人中的一员,虽然刚到而立之年,但他已经钻研糖画16年,而且在12岁时就已经是“蔡氏糖画的第六代传人”。事实上,他对糖画的痴迷,完全可以追溯到孩童时期。

唐小杰说,起初学做糖画是因为爱吃糖画,以糖为墨、以勺为笔制作糖画的过程让他觉得稀奇又好玩。小学时,唐小杰喜欢去成都的姑爹家玩,而姑爹就是一名糖画传承人。年幼的唐小杰经常会跟着姑爹到公园里摆糖画摊,耳濡目染之下,唐小杰就喜欢上了糖画。

12岁正式承载了姑爹传给他的“蔡氏糖画第六代传人”开始,唐小杰就跟着姑爹开始系统地学起糖画制作艺术,为了轻松自如地掌控糖画中最难掌控的“糖性”并保持基本功不退步,唐小杰16年如一日地每天坚持反复练习。一张小桌、一口熬糖锅、一把小铲、一把小铜勺,便是唐小杰制作糖画所需的全部工具。每次制作糖画,唐小杰不敢有丝毫懈怠,精心熬制好糖液后,他便端坐于糖桌前,执勺在手,只需略经短暂构思就能飞快地将勺中的糖液挥洒在光洁的“画板”上。待糖液凝固后,用一根竹签把作品粘合提拿起来,就完成了一幅“观之若画,食之有味”的糖画作品。

同时,唐小杰一直在追求精妙的效果,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刚开始做糖花篮的时候,稍有一点不满意,唐小杰就会把糖画全部融掉重做,直到做出他认为完美的作品。正是由于对于自己的严格要求,唐小杰的技艺突飞猛进,制作出来的糖画与众不同,现在他对于立体糖画的制作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熟练自如的技术也为他制作更为复杂、难度更大的糖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3D版立体糖画让原本平面的形象都立了起来,更具观赏性、趣味性。”唐小杰说,糖画传统里一直都有立体糖画这一类别,大约在学习1年后,他便开始制作立体糖画了。

采访时,只见唐小杰以糖液作墨,分部件先勾勒出线条,然后快速填充,最后将完成好的各部分组合粘贴,形成了比例协调、观赏性强、晶莹剔透的3D三星堆面具、自行车等。

打开“新世界”

用新方式传承非遗文化

2008年,糖画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制作艺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对此,从小就坚守糖画艺术梦想的唐小杰态度更加坚定,表示要倾尽一生去探索、传承糖画技艺。

于是,唐小杰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将表演、赠送、售卖、讲座融合在一起,与辖区单位联动,立志于将糖画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如今,唐小杰的工作室共有42名学生,年龄最大的64岁,年龄最小的是24岁的游茂樱,她说:“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希望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将糖画艺术发扬光大。”

2017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唐小杰注册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并不定时地发布一些好玩的糖画视频。同年5月,一则教学糖画自行车的短视频引发热议后,随后,唐小杰上传的视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友纷纷喊话唐小杰:“这是真正的高手”“我也想学”。

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民间艺术,要有年轻人代代相传。今年4月30日,唐小杰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宣布开始发展新媒体团队,试图将非遗手艺与新媒体结合,发挥其更大的价值。“非遗很难传承下去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老一辈通常只把手艺传给自己子女,而子女又不愿意继承,因为觉得这手艺产生不了价值。”唐小杰坦言,“要让老手艺有价值,才能吸引更多人来传承。”

“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对非遗进行全新的包装,特别适合当下的传播,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这门技艺。”唐小杰表示希望通过短视频发挥这门手艺的更大价值,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把糖画传承下去。(罗敏 周颖昳 本报记者 陈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