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德财
目前,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老龄化、诊断率提高等因素,肿瘤患者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癌症筛查和普通体检有很大区别,癌症筛查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类癌症做检测,让癌症在早期就能被发现。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肺癌。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肺癌容易盯上三类人:吸烟2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以上或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人群;常接触油烟或煤烟者;长期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生活的人群等。预防肺癌首先是戒烟、避免暴露在污染环境,其次是早期筛查。有人认为,体检中拍了X光片,应该可以筛查出肺癌。其实,当X光片都能诊断出是肺癌时,已经是中晚期了。肺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是做CT检查。有人担心CT检查对人体有辐射,事实上,肺癌筛查所用的是低剂量CT扫描,远没有传说中那么恐怖。
肝癌。肝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是中晚期。乙肝、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长期酗酒、抽烟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是高发人群。肝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是B超+抽血化验甲胎蛋白。很多人体检时做了腹部B超,以为相安无事了,其实只做B超,相对来说容易漏诊,B超需结合甲胎蛋白检测才能有效筛查癌症。年龄40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如果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乳腺癌。乳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但是,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只要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生存率相当高。未婚或高龄(35岁及以上)初产、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小于12岁或行经超过42年等女性是乳腺癌高发人群。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相较于女性而言,非常罕见。乳腺癌的筛查方法是做乳腺B超检查,如果初步筛查发现问题,建议再做钼靶。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结直肠癌容易盯上肥胖、糖尿病、习惯性便血、有癌症家族史等人群。直肠癌的可怕之处在于不容易被察觉,早期经常让人误以为仅仅是消化不良,中期便血让人误以为是痔疮。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是做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切莫轻视大意,建议每2~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胃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胃癌家族史,长期过量抽烟饮酒,以及长期食高盐、熏烤煎炸、腌制食物等人群是胃癌高发人群。胃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是做胃镜检查,很多人害怕做胃镜,其实,现在已有无痛胃镜可供选择。胃癌高危人群应每2~3年做一次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食管癌。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外,吃太咸食物、吃太烫食物、爱喝酒、主食硬等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食管癌的常见原因。食管癌容易“盯”上40岁以上,兼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状者。食管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是做内镜检查,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并进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果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往往在55岁之后逐渐升高,发病率与家族遗传、性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早期可能没有症状,中后期常伴随压迫感,甚至发生转移。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是彩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仅用彩超筛查效果可能不佳,彩超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项目筛查前列腺癌效果较好。
宫颈癌。宫颈癌是目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原体因素、性生活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引发宫颈癌。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能起到早期筛查的作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法是做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感染等。
(作者单位:简阳市川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