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3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让瞬间变永远 让未来像从前
——走进东郊记忆聆听“光阴的故事”

东郊记忆西大门

25号楼

“中国的伦敦西区”“成都旅游必打卡景点”……这些网络流行名词形容的便是坐落于成都市东二环外路外侧的东郊记忆,它在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是工业与文化的并融,兼具怀旧与时尚。那么,这段座落于闹市中的“旧时光”,究竟有着怎样的辉煌故事?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来到东郊记忆,开启“时光的闸门”,聆听“光阴的故事”。

东郊记忆南大门

留在岁月长河里的“时光机器”

探班员是从东郊记忆的东大门进入园区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用红砖瓦铺就的笔直长街,一直通到西大门,根据地图显示,这是园区的中央大道。随着中央大道方向一直往里走,一架飞机映入眼帘,在机身头部有一串编号“950131”。这架飞机便是歼5教练机,是我国第一批批量生产和装备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教练机,机身头部的编号是它的“身份证”,世上仅此一个。1966年5月,歼5教练机试飞成功,从此承载起了我国无数飞行员的飞行梦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空军飞行员,是新中国航空工业人自力更生、航空报国精神的典型体现,也是成都现代工业的一段重要历史记忆。如今,虽然岁月不可避免地在它身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但丝毫没有影响它的英姿,反倒添加了一抹“英雄”色彩。

同样镌刻在成都现代工业记忆中的还有B43测高雷达。探班员刚看到B43测高雷达时,并不了解它的丰功伟绩,只被其外型所吸引。B43测高雷达和园区其他设备器械不同,它显得很高大,构造复杂又巧妙,上方有一个从侧面看呈月牙形的网状结构,正面看又像微微弯曲的超大号“冲浪板”。听语音介绍后,探班员才知道原来它是由成都中电锦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即原国营锦江电机厂生产,是我国第一部测高雷达。如今,它“光荣退休”,陈列在东郊记忆园区内,像是一位“长者”,在默默地守护着这里。

此外,探班员发现,东郊记忆园区里还分布陈列着车床、冲床、刨床、空气锤等各式各样生产机械,还有标号为“1519”的蒸气式火车头及四节绿皮车厢、原铁路轨道。在属于它们的时代里,都曾为成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它们“功成身退”,或伫立着、或陈列着,遍布在园区各个角落,就像留在岁月长河中的“时光机器”,在这里静静诉说着一代人的工业强国梦想和情怀。

5教练机

牛头刨床

1519蒸气式火车头

B43测高雷达

承载在记忆中的“峥嵘岁月”

在参观完旧时设备和生产器械后,探班员对照着导览图,一一打卡了园区内的厂房、锅炉、管廊架、烟囱等工业建筑。其中,一栋一整面墙画满涂鸦的建筑给探班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悬挂在涂鸦墙右下角的黑白说明牌告诉探班员,这是24号楼,始建于1990年6月,是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厂房。

说起东郊记忆,大家都知道,说起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想必大多数人和探班员一样,只闻其名,未见其“身”。那么,东郊记忆的前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背后有着怎样的辉煌故事呢?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所必须的基础工业电子工业还处于空白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电子工业占九成,其中4项落户成都建厂,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便是从那时开始筹建的。

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建设过程是艰辛的。当时,第一代东郊人怀揣着工业梦想,翻山越岭来到成都东郊百废待兴的工业土地上,从一片水稻田、两个仓库开始,一砖一瓦,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发展起来。1964年,我国第一只批量生产的黑白显像管在这里诞生;又过了两年,有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也在此诞生。至此,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小,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而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大量的工业企业也开始内迁成都,为成都工业发展夯实了基础。我国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原子弹、神州系列飞船上都有成都东郊工厂的身影。

只是,时代的快速更迭,必然会带走昔日的辉煌,老工业园区亦是如此。21世纪初,一座座厂房被拆,一根根烟囱倒下,最终仅保留了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后改建成了如今的“东郊记忆”。

“这里有一首安静在您心里的诗,让瞬间变永远,让未来像从前。”这是东郊记忆馆解说的开头,诗一般的解说道出了东郊记忆的“前世今生”。改建初期,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以“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理念,将成都的工业文脉留了下来,也将老一辈东郊人的工业情怀留了下来。其实,真正留在这里的,是为了祖国发展而奋斗、为了传承而创新的精神。

如今,东郊记忆已发展成了集音乐、美术、戏剧、时尚设计、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它延伸了建筑文化的内涵,实现了旧工业建筑对当代文化的渗入和延展,几代人奋斗向前的精神在此永久传承,“往昔峥嵘岁月”也以另一种方式在这里得到了保留和延伸。(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