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厂”里的蔬菜,没有土壤阳光也能生长;曾经的“空心村”变身“共享农庄”,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90后”新农人,带动一批年轻人回乡种田……成都积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处处有“新”意。近段时间,笔者陆续走进成都市新津区、崇州市,探寻成都乡村振兴中的“新”力量。
新技术:“植物工厂”效率提升100倍
彩色水稻绘就大地景观,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以下简称“天府农博园”),一派繁忙景象。
天府农博园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拓展区,被赋予立足成都、面向川渝、服务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农业博览综合服务平台职能。
笔者见到天府农博园管委会主任谢留生时,他提问道:“离开了阳光、雨水、土壤,在钢筋混凝土的厂房里,植物还能生长吗?”带着疑问,我们走进“LED人工光植物工厂”,这里的蔬菜“住”在层层叠叠的“楼房”里,长势良好。
“在这里,阳光可以订制,气候可以选择。”谢留生介绍,“LED人工光植物工厂”对自然光进行全光谱分解,按照自主研发的光源配方,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需求,提供最有效率的适配光源解决方案。通过农业智慧系统,这里对植物生长的“温、光、湿、水、气、肥”进行选择性控制,实现农作物“全空间、全地域、全气候”高效生产。
谢留生表示:“‘LED人工光植物工厂’的蔬菜在口感上与普通栽培的蔬菜几乎没有差别,通过AI智能机器人种植、管控,实现农作物多层栽培,相比传统种植方式,效率提升了100倍。”
新变化:“空心村”变身旅游村
走进天府农博园核心区的兴义镇张河村,连片打造的共享农庄呈现在眼前。
“张河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讲解员张桢一介绍说,2018年前,张河村依赖传统农业,产业单一,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周边资源也被闲置下来。天府农博园的落户为张河村带来了人流和产业。
“空心村”如何转型?张河村以18亩闲置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入股,联手新津文旅集团的投资建设共享农庄,按照“互联网+分享经济”理念运营共享农庄项目,形成了“非标民宿+体验农场+特色餐饮+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同时,该村还打造了乐享大棚·双创空间、中国农科院立体农场等项目,孵化出食物减法、不贰乡村餐吧等一批新项目、新业态。
近年来,张河村通过打造共享农庄等集体经济项目,有效盘活了“空心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70余万元。集体经济项目也带动部分村民改造闲置农房参与民宿运营,建成民居民宿等21个乡村旅游项目。2022年,张河村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旅游火了,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里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回来创业了。“95后”村民高露莎5年前回到村里开起了餐厅,“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全家人都在餐厅帮忙,旅游旺季还是忙不过来。”
新农人:“90后”职业经理人带年轻人种田
在崇州市的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久前才完成了水稻收割,田里还留着二三十厘米高的稻桩。
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已经45天没有休息了,作为“90后”新农人,这是她在农忙时节里的日常。
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王伶俐在父亲的影响下,回到家乡崇州市隆兴镇,跟着父亲学起了农田管理。她的父亲是崇州市最早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当时管理着几个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几千亩土地。
在8年多的时间里,王伶俐不断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购买各种农机农具、筹建烘储中心、扩大土地流转规模,通过农机科技,种粮变得更加高效快捷。
目前,王伶俐的团队共管理4个土地合作社、1个烘储中心和1个农机合作社,管理的土地面积达6500亩。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职业经理人的队伍中来。王伶俐介绍,目前,团队里有9名职业经理人,都是“80后”“90后”,最年轻的是一名1999年出生的小伙子。“我相信,我们年轻一代可以从老一辈手中接过种田这份事业,并且干得更加出色。”王伶俐说。(陈昊 肖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