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8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双新村:众创模式让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近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双新村,只见水泥道路平坦宽阔,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柑橘园、众创空间、户外拓展基地等陆续呈现眼前,一幅村美人和、产业兴旺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早在2020年前,双新村还是一个无特色资源、无支柱产业、无项目支撑、无集体经济且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四无一多”村。短短3年时间,双新村就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无中生有

“空壳村”有了富民产业

2020年10月,借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东风,时任天仙镇渠坝驿社区主任的李强被组织安排到双新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在双新村,李强看到了生态优质柑橘发展商机,便请来专业检测机构对村里土壤进行检测,得出了该村极适宜种植柑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李强积极争取低产林改造等项目,采取“党总支+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流转500余亩残次林、撂荒地以及不适合种植粮食的陡坡进行集中改造,并引种爱媛、沃柑等优质柑橘,走上了柑橘产业化发展道路。2023年,双新村首批500亩柑橘试挂果,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现在我们村已经发展了1500亩柑橘园,再过三四年全部进入盛果期后,精品柑橘年产量可达1500吨,绝对是村里第一大富民产业。”李强说。

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村民也感受到了发展柑橘产业带来的好处。“别看我今年65岁了,身子骨依旧很硬朗,还可以来村集体公司干活,一天有80元的收入。虽然我不是天天来干活,但一年下来,领取的工资加上流转土地的费用,还是可以挣1.5万余元。”村民杨平方一边给柑橘套袋一边高兴地说,“特别是我那5亩残次林地,之前1分钱收入都没有,现在每年还可以挣3000余元租金。”

借势借力

绘就和美乡村“兴”图景

“李书记,麻烦准备30箱枇杷酒,中午公司派车来取。不得不说,自从我们公司把接待客人的酒水换成你们酿的枇杷酒后,大家都喜欢喝得不得了。”7月14日,李强接完泸州客户的订购电话后高兴不已。

据了解,过去的双新村由于没有主导产业,村集体常年没有任何收入。然而,就在紧邻双新村的天星、银罗、清凉等村,枇杷产业发展兴旺,规模种植枇杷1万余亩。由于枇杷上市时间集中,又无深加工产业链条,“丰产不增收”的现象较为突出。2021年,双新村携手泸州一知名酒企,以扩股融资的众创模式,筹资300余万元,精心酿制了“天仙红”枇杷秘制果酒。由于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制作工艺,2022年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不到3个月就全部售罄,不仅让村集体获利近40万元,还帮部分枇杷种植户解决了销售难题。

尝到甜头的双新村,近两年又开始建设酒庄、打造众创空间等。目前,双新村打造的众创空间已入驻酒类、加工、研学、餐饮等企业26家。去年,双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增收2.6万元,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双提升。“接下来双新村将依托酒庄、柑橘产业和户外拓展基地等,通过资源驱动、项目带动、产业拉动、村企联动的方式,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强说。(周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