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2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顶尖专家云集成都 论道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前沿
第19届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在蓉举行


会议现场。 图片由成都理工大学提供

本报讯 134日,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19届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在成都理工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殷跃平、唐菊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杨树锋、侯增谦、丁林、彭建兵、方小敏以及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清友,校长许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英、侯明才出席会议。会议还吸引了大量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参与,来自全国8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相聚蓉城,共话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前沿。

会议聚焦青藏高原及周缘--系统与资源环境,共设8个专题,涵盖了深部圈层结构及地球动力学过程、特提斯演化与--系统形成、多圈层相互作用与地貌-气候环境演化、战略性矿产资源及绿色利用、构造-沉积耦合与能源、生态系统演化与生物多样性及人类适应、地质灾害链生机理与防治、重大工程与环境治理等。学术交流包括大会报告”“分会交流”“专题讨论”“展板交流四个部分。

会上,刘清友表示,成都理工大学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近70年来相关科研成果丰硕,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后,立足地缘与特色创新发展,取得系列高水平成果。希望在本次学术盛宴上,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学术前沿、交流新思想,为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翻开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王成善代表与会专家祝贺本次盛会的召开,缅怀了为青藏高原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科学家,并回顾了历届青藏高原学术年会和中国人的青藏高原地质研究。

论坛上,侯增谦、丁林、殷跃平分别作题为青藏高原向东生长与成矿响应”“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机理及环境影响”“青藏高原高位远程地质灾害链研究的主旨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成都理工大学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最早并长期坚持青藏高原研究的单位之一。近70年来,围绕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系统开展科学研究,在青藏高原演化与全球变化、深部动力与多圈层作用、青藏高原矿产-能源、青藏高原灾害-环境等领域形成了优势特色和稳定的研究队伍,建立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术年会至今已经历19个年头,已发展成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学者交流最新科研成果、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突破性成果,并解决了诸多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理论及技术难题。(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