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手术怎么做?
良性甲状旁腺腺瘤,通常仅需手术切除即可实现治愈。在手术中,医生会将切下来的组织样本进行冰冻送检,以确定肿瘤性质,并评估是否需要对其他腺体进行处理。 对于甲状旁腺增生问题,目前切除三枚、保留一枚的次全切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的患者,可选择介入治疗或射频消融来破坏甲状旁腺组织,以此阻止其正常功能,也能达到治疗效果。
甲状旁腺手术的瘢痕大吗?
甲状旁腺手术的切口位于颈部正中,呈现横向的弧形。由于患者群体趋于年轻化,且女性占比居多,术后瘢痕引起了广泛关注。通常,医生会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皮内缝合,这样的线更细、针更小,无需拆线,因此留下的瘢痕较小。患者只要不属于瘢痕体质,一般术后半年,瘢痕会逐渐变淡,相对美观。此外,还可以采用瘢痕贴、激光治疗等手段来辅助淡化疤痕,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
若患者选择不手术,有哪些保守治疗方法?
甲状旁腺疾病中,最危险的情况之一是出现高钙危象。对于不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科学预防、及时治疗高钙危象至关重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多饮水,避免奶制品、豆制品、蛋黄、海产、排骨等高钙饮食。同时,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高钙危象。
手术后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呢?
甲状旁腺与甲状腺解剖关系紧密,因此两器官的术后并发症也基本相同,常见的有出血、声嘶、窒息、低钙抽搐等。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术后出现低血钙症状较为常见,但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在术后1周至3个月,大部分患者的血钙及 PTH 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一早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骨饥饿综合征”,而该综合征的出现,往往提示手术成功切除了高分泌状态的肿瘤。
除此之外,术后出现低血钙症状的另一原因则是正常甲状旁腺功能长期被高功能旁腺瘤抑制,切除肿瘤后,正常腺体尚且处于暂未恢复的抑制状态,分泌PTH 不足。手术中对正常旁腺血供的损伤,也可能是造成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对于PHPT 患者术后低钙的处理,最关键的就是早期及时补钙,以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甲状旁腺肿瘤是否需要二次手术?
甲状旁腺肿瘤是否需要二次手术,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性质。手术过程中,医师会将切除的肿瘤组织迅速进行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并据此确定手术范围。若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通常仅需要进行腺体的良性病变摘除。
需要注意的是,快速冰冻活检具有一定的假阴性概率,即有可能未能准确识别恶性肿瘤,而在术后石蜡病理切片时才诊断为恶性肿瘤。若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癌时,应及时补充手术,这便是二次手术的一种情况。国内经验显示,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癌或1月内补做手术的患者,其预后明显好于未补做手术的患者。对于影像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复发的患者,可能需要经过综合评估后进行二次手术。
甲状旁腺肿瘤患者术后应在饮食上采取哪些措施?
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将病变的甲状旁腺切除后,极易发生低钙血症,这常常是一过性的,能逐渐恢复。对于术前骨骼受累严重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发生骨饥饿综合征,出现低钙血症、低磷血症。这类患者除了接受药物或静脉治疗,还应通过饮食补充钙及维生素 D,并确保适量的磷元素摄入。针对已经形成的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饮食干预。如果涉及切除甲状腺,那么术后应遵循医生建议,对饮食做出相应调整。
(四川省肿瘤医院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