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蜜蜂经过一个冬季的“冬眠”醒来,需要关照三件事,一是吃的,二是喝的,三是排泄。
蜂群在严冬期间,蜂团较大,散热面积小,耗蜜量相对较少,蜂群越弱小,耗蜜量相对越多。若越冬期间不囚蜂王,蜂群在大寒前后就开始产卵,育儿迎春,立春时已有成片的封盖子,这样的蜂群育儿巢温就要提高到35℃左右,靠大量消耗饲料蜜产热,维持巢温。在这一阶段,常因蜂群耗尽饲料蜜而被饿死,应及时检查。
若蜂群已饿昏(肢体未卷曲),应搬入10℃~15℃的室内,用蜂蜜加30℃温水拌匀,喷淋蜂体,待蜜蜂相互舔食,慢慢苏醒,听到箱内有嗡嗡声时,再插入蜜脾,把救活的蜂群放回原处。
经过干旱而漫长的严冬,立春后蜜蜂特别口渴,气温达5℃以上就有部分工蜂出巢采水。过于干渴的蜂群,甚至在2℃时就出来采水。喂水应以巢门内喂水为主。场内共用喂水器应设在高燥向阳处,放上漂浮物,并覆盖粗纤维布片,周围高起,蜜蜂采水可爬上高燥温暖处,便于起飞。喂水器内水要连续不断,不能时有时无,喂水器位置要固定不变,以适应工蜂定点采水的习性。
越冬期间,蜜蜂把粪便都积存在腹部的肠中,待春暖时才飞出巢外排泄。此时要特别注意清理巢门口的杂物和死蜂,保持巢门畅通无阻,以利于蜜蜂外出排泄。排泄的粪便,落在地面或器物上,若呈线状块,便是正常、健康的,若呈点片水渍状,就是下痢或消化不良。可在喂水的同时,加点消炎药或助消化的药。(陆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