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晏刚
末梢血为临床常用血液检测标本。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现代化、微量化、便捷化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末梢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静脉血相比,影响末梢血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如采集过程操作不规范等。因此规范末梢采血操作至关重要。
末梢血即毛细血管血液,成分包括微动脉血、微静脉血及少量组织液。目前,末梢血主要用于全血细胞分析、血型、血糖、血沉和新生儿筛查等检验项目。随着现代检验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既往用血量较大的项目也建立了快速微量法,如微量元素、感染性标志物、传染性疾病的抗体以及床旁检测项目等。此外,许多新项目还在不断开发中,末梢血的临床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那末梢采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采血环境的准备
末梢采血场所应具有充足的照明,具备适宜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每个采血位应配备洁净、高度可调节的椅子和洁净的操作台面供医护人员和受试者使用。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还应提供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装置和一次性纸巾。设立采血等候区,提供座椅,方便受试者等候及按压止血休息时使用。
采血人员及采血用品的准备
采血人员应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上岗前必须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在为每位受试者采血前,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涂擦双手;采血前应检查备齐医嘱执行单、消毒液、无菌棉签(球)、创口贴(必要时)、长平镊、置镊筒、末梢采血器、末梢采血管、微量采血吸管或橡皮吸头(如需要)、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口罩、试管架、记号笔、条形码、利器盒、医疗垃圾桶、标本采集信息接收系统(如LIS)等。
受试者信息核对
采血前,工作人员应与受试者建立和谐的气氛,充分沟通并获得信任,向受试者或其陪同者耐心解释将要进行的操作,消除受试者疑虑和恐惧心理,取得受试者对于操作的知情同意。受试者信息核对内容至少包括:检验项目、受试者编号(住院号/门诊卡号)、姓名。如受试者年龄小或者因疾病无法回答问题时,由其看护人或者家庭成员代为回答,如果无看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受试者腕带信息进行核对,并将上述信息与医嘱信息进行核对。
受试者准备
评估受试者身体状态,穿刺部位皮肤及血液供应状况,了解受试者是否正在接受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治疗,是否按需禁食,是否对乳胶过敏。全血细胞分析、微量元素、感染性标志物、病原体抗体等检测一般无需禁食。其他检测项目请按项目要求选择是否禁食。协助受试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采血部位。
穿刺部位及深度的选择
常见穿刺部位为手指和足跟,应选择温度正常的,无伤疤、伤口、瘀伤、皮疹、烧伤或感染的健康皮肤部位穿刺。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不适于指尖采血的婴儿选择足跟内侧或外侧采血;儿童及成人一般选择中指或无名指指尖的两侧采血。禁止穿刺新生儿足弓区域、手指、耳垂及肿胀部位。穿刺过度可能会引发小儿神经、肌腱和骨骼的损伤,因此,从受试者安全角度考虑,穿刺时应注意把控穿刺力度和深度。
末梢采血操作步骤
采血前轻轻按摩采血部位,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对于血液循环不佳的受试者可进行适当热敷。消毒穿刺部位,并使其干燥,紧握受试者足部或手指,防止其发生突然运动,将末梢采血器置于受试者的足跟或手指皮面上启动末梢采血器进行穿刺,将末梢采血器从皮肤上取下,弃于利器盒中,不可在同一位点立即重复穿刺。使用无菌棉球(棉签)擦去第一滴血。如使用微量采血吸管,用微量采血吸管接触到第二滴血液,血液通过虹吸作用流入管内;如使用采血管,血量应达到采血管厂家要求的适宜血量,血量过多易形成血凝块,血量不足可导致血细胞形态学变化。采血结束后立即用消毒棉片或棉球对穿刺点进行按压,指尖采血后的受试者应稍微抬起采血手臂,足跟采血后的婴儿应将脚抬高至高于身体的位置,按压穿刺点直至止血。
(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