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园旭 赵昱 郭佳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发生后可能会造成建筑物损害和人员恐慌,如果我们在室内遭遇地震,该怎么办呢?
如果室内遭遇地震,一般来说有两种选择:“赶紧跑”或“先躲后跑”。是“跑”还是“躲”,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如果在三楼以下房屋,正好离出口较近,可以采用“跑”的办法。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楼房的高层,一般应当采取“先躲后跑”的办法,记住往外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
高楼上的人遭遇地震时,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千万不要跳楼,因为只要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房屋,一般不会出现粉碎性倒塌,基本能够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盲目选择跳楼,轻则致伤致残,重则丢掉生命,造成悲剧。
对于一般砖混结构的房屋来说,如卫生间、厨房、储物间等开间小的房间,承重墙墙角、墙边和构造柱旁等部位相对比较安全,地震时可以优先选择在这些地方避震。阳台和面积较大的窗户附近,是相对比较危险的部位,避震时最好能够远离这些地方。可以选择躲在坚固的家具旁。还要蜷缩好身体,用枕头或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颈、胸等要害部位,闭目,捂住口鼻,隔挡呛人的灰尘,直到地震停止。对于正在用火的人来讲,要先顺手关掉煤气、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地震后要迅速撤离,因为房屋可能延时倒塌或遭到余震破坏。撤离时,一要保护好头部,避免被砖头、水泥块等掉落物砸伤。二要清楚逃离的具体线路,不可盲目外逃。三要注意观察道路情况,避免绊倒和摔伤,同时也要注意躲避屋顶或周边的倒塌、掉落物,防止砸伤。若无法撤离,要选择安全区域躲避起来,等待救援。
撤离时要有序,切忌慌乱拥挤。有多条通道时,注意分流,不要朝一个通道拥挤。下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鞋子或随身物品掉落时,千万不要低下头去捡。老弱病残人员,要有专人护送,最好在人潮之后撤离。若有人摔倒,要赶紧高呼,请两边的人扶起,继续撤离。
从室内撤离后,应向应急避难场所或开阔的公园、广场跑,不要沿着街边楼房旁跑,不要躲在围墙边、枯树下、堤坎上等危险区,要避开广告牌、高压电线、立交桥、玻璃幕墙等高大建筑,避开加油站、油库和储存有危险品的地方。
脱离危险后应当注意保证呼吸通畅,因为地震后口鼻可能被灰土沾满。若不幸受伤,要抓紧包扎并及时清理口鼻,处理出血的伤口。跑到室外后,不要又返回建筑物内;若确需返回,要事先规划好路线,然后轻手轻脚,速进速出。不要去触碰震后建筑物,以免引起倒塌,造成伤害。
总之,室内遭遇地震,不要慌乱,保持镇静,采取上述正确方法,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作者单位:四川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