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1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我最敬佩的科学家——茅以升

● 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银杏分校 张妤茹

搭乘着一座名叫“历史”的小船,我缓缓驶入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的记忆海洋中。

茅以升9岁时,家乡举办了一场龙舟比赛,因为当天看比赛的人过多,导致年久失修的文德桥因众人挤压而坍塌,造成多人伤亡,其中就有他的同学。这一不幸事件让他心里十分难受,便立志一定要造出结实牢固的桥。从此他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关于桥梁的知识,真正做到了敏而好学,老师们都十分喜欢他。

长大后,茅以升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如愿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要知道,想在钱塘江上建桥,可谓困难重重。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素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而且建桥的同时,还有空袭不断的日军飞机。面对生死考验和巨大压力,茅以升毫不畏惧,他创造性地发明了“涉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成功解决了在钱塘江上打桩、建墩和架梁等难题,钱塘江大桥才得以顺利修建。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通车,一列列满载战时物资的列车从大桥上疾速通过,极大地缓解了战时交通困难。然而同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1月16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茅以升接到炸毁大桥的消息。心痛不已的茅以升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句饱含热泪的话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就修复了钱塘江大桥。

时光的长河一直在流淌,但是科学家们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品质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不会被我们遗忘,这就是我最敬佩的科学家——茅以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