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8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维度Ⅰ型发布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需求企业节约近50%测绘成本

本报讯 作为一名科幻迷,科幻电影《普罗米修斯》中的一幕令笔者印象深刻:冒险者们释放出小型飞行器,借助多束激光对洞穴进行全方位扫描,实时构建出洞穴的三维模型。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维度Ⅰ型的问世,这一场景已从银幕走向了现实。

日前,天府绛溪实验室时空AI感知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布了世界上首款可在室内环境完成资产数字化扫描任务的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维度Ⅰ型。

Q弹的球形外壳、坚固的笼状结构……它既能“上天入地”,穿梭于狭窄逼仄的受限空间,也能在暗涵、桥梁架空管道等高危复杂环境中来去自如。更重要的是,它只要飞一遍,就能够为飞行环境实时建立3D模型,室内无GPS情况下同样适用。

维度Ⅰ型无人机是依托中心团队自主可控的四大核心技术,结合困难环境(复杂、危险或难以到达的环境,如山区、森林、地下空间等)测绘需求,攻克自动化三维重建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创新研发的标志性产品之一。其搭载3DAwareTM飞行控制系统,通过SLAM技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使得维度Ⅰ型无人机可在飞行时同步创建3D模型。同时,维度Ⅰ型无人机配置了专门设计的4D-Aware软件,用于回放录像和检查3D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维度Ⅰ型无人机飞手几乎不需要特殊训练,就可熟练操作,完成各类应用场景的测绘任务。相比于同等环境下的传统测量任务,还能大幅度减少测量人员涉险几率,甚至能够代替人类完成一些超高难度的任务。

该产品是世界首款可在室内环境完成资产数字化扫描任务的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具有独特专利抗撞设计,打破了国外在困难环境测绘方面的技术垄断,并在满足高标准参数指标的同时,为需求企业节约近50%的测绘成本。

据中心负责人介绍,维度Ⅰ型初代原型机可实现国产化,目前中心正积极推进产品中试,加快实现产业化,并持续拓展应用场景。(黄梅兰)

 

四大可控核心技术

多传感器融合

路径自动规划

点云激光雷达物体识别与渲染

点云超分算法

 

适用多种高危复杂环境

暗涵、管网、采空区等受限空间

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检测

工厂、变电站等复杂环境数字化建模

喀斯特地貌溶洞、林业巡查等地貌勘探

地震灾区、坍塌隧道等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