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9 期 / 第3版:科协之窗
港澳台大学生暑期研学四川之旅圆满落幕

日前,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四川省科协、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承办的“2022年港澳台大学生暑期研学交流活动”在川圆满完成。港澳台大学生代表、高校志愿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技导师等近20人参加活动。

品甘露  学习川茶文化

四川是我国最早种茶和饮茶的地区之一。在研学的第一站雅安市名山区,港澳台大学生们来到因“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而闻名的蒙顶山。在这里,大家参观了牛碾坪万亩茶园、蒙顶山皇茶园、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品味了“蒙顶甘露”,学习了盖碗茶文化,并按照“一芽一叶”的标准动手采摘新鲜茶叶,学习体验制茶中的茶叶杀青、揉捻和干燥等技术。

通过参观和体验,大家了解了川茶文化历史与发展、现代茶生产工艺流程、茶品种培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感受到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了对四川的认识和了解。

“现在很多人都愿意买奶茶,却很少静下心来研习茶艺,认真泡一杯茶。这次研学我得以近距离接触茶的生产过程,了解川茶的历史、文化和冲泡方法,在静心品茗中感悟,给了我很大的思考空间。”来自中国香港的四川大学学生梅淑玲说道。

玩黑砂  体验非遗魅力

随后,港澳台大学生们来到荥经县,开始了黑砂研学之旅。在荥经县博物馆和荥窑砂器艺术馆内,大家聆听讲解员介绍馆藏文物,共同认识“国家级非遗”黑砂文化,对古老传统的黑砂制作技艺有了初步了解。在荥窑砂器艺术馆,在馆长叶骁的指导下,同学们实地体验了荥经砂器制作的全过程,制泥、拉坯……一个个富有创意的黑砂作品在大家的手中诞生。

此次黑砂之旅的高潮则是同学们见证烧窑开窑的全过程:伴随着馒头形状的盖子打开,热浪迎面扑来,升腾的火焰里一个个黑砂器具全身通红透亮,叶骁老师头戴斗笠,用铁钩将砂器钩到另一窑中进行还原,半小时冷却后,一个个黑砂器便诞生了,每一个器皿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在烈火塑造中新生。沉浸式的体验让各位港澳台大学生感受良多,大家深刻领略了荥经悠久的黑砂历史,感受到中国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传承创新,受益匪浅。

谈保护  认识人与自然

黑砂研学之旅结束后,港澳台大学生们正式开启参访及座谈交流活动。同学们先是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与长期在大山深处从事大熊猫放归管理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们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听取专家对如何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和典型生态脆弱区整体保护的介绍。

“大熊猫放归前要做什么准备?”“大熊猫放归后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保护区的生态有什么特别之处?”互动交流中,同学们一边认真观看了管护总站利用红外监控相机拍摄的各类保护动物的视频,一边学习了解四川如何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系统性研究,开展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保护,打造国家重要生态屏障。专家们对同学们的现场提问一一作答,现场气氛真诚而热烈。

通过座谈,港澳台大学生们学习到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安全的相关知识,从中领悟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进乡村  感受绿色发展

活动中,港澳台大学生们还来到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了解基层治理并听取镇党委副书记兼发展村党支部书记韩德弘扬介绍村镇如何转型升级,了解四川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村原来以开采和简单加工煤炭、花岗石板材以及林木采伐、小水电经济为主,现在已基本看不到矿采的痕迹了。经济改造发展后,我们整合资源,围绕大熊猫和地方特色,打造‘黑砂哥哥’‘鸽子花妹妹’、熊猫小镇等IP,形成品牌效应,为全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在韩德弘扬的介绍下,同学们深入基层实地参观,看到了该村从脱贫致富到乡村振兴的变化,真切感受到基层党员干部为群众干实事的付出与成果,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担当。

“这次无论是蒙顶山茶文化,还是荥经黑砂陶器文化,都让人印象深刻,要说最喜欢的,那可能是与叶老师的促膝长谈了。叶老师对职业和人生的态度给了我不小的启发,这让我感到无比的珍贵。”“很荣幸能有这样珍贵的机会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谈,了解非遗传承的变与不变,而且荥窑砂器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中式美学,也很打动我。”……研学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据了解,四川省科协高度重视此次港澳台大学生暑期研学交流活动,项目负责单位四川省科协学会服务中心聚焦天府文化,通过前期实地调研走访、座谈交流,最终确定以茶文化为代表的名山区蒙顶山、以黑砂文化为代表的荥经黑砂国家非遗文化基地、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和以绿色发展为代表的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等作为研学项目落地点,力争让港澳台大学生亲近四川,深入领略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罗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