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2 期 / 第1版:要闻
学习“战疫英雄”精神 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本报评论员

2020年,注定不平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中国带入一场举国战“疫”的非常时期。自疫情爆发以来,从“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的叮嘱,到“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的强调,再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是打赢这场战役的定海神针。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四川的科研、医务工作者满怀大爱与仁心,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诠释了四川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深刻说明了科技对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古往今来,由病毒引发的疾病与人类始终相伴相随。对抗伤寒、扑灭鼠疫、抗击埃博拉、打败SARS……细数人类与病毒的每一次斗争,都付出了惨痛代价,但人类最终依靠科技的力量战胜了这些“魔怪”。如今,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技再次成为最锋利的武器、最坚硬的盾牌。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奔赴一线,冲锋在前,他们给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为战“疫”胜利开启了黎明的曙光。没有人比科技工作者更了解我们的“敌人”,确认病原体、完成基因组测序、快速研制检测试剂盒、遴选治疗药物、临床试用、研制疫苗……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是科研人员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的结果,一份份振奋人心的治愈报告是医务人员披星戴月的答卷。面对这场对我国科技支撑能力的“大考”,我国科技工作者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

历史告诉我们要信仰科学,现实更告诉我们要倍加珍惜科技工作者。

家国有难、幸好有你!此刻人们会发现,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文宏教授、李为民院长等科技工作者在抗“疫”前线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全社会竖耳倾听,人们会因言而忧,也会因语而喜。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也体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科学家精神,更体现了他们将家国大义置于个人安危之上的牺牲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战疫英雄”,值得全社会去尊重、敬仰和学习。

科技是国之利器,一个民族要兴旺,科学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盾牌;一个国家要强大,科技力量是坚强的保障;一个社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永恒的动力。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夯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基础,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决定。治蜀兴川必须科技兴川,科技兴川必须全省科技工作者共同发力。因此,疫情当前,全省科技工作者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学习“战疫英雄”精神,用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制胜“法宝”,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使天府大地经济社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