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6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理塘县:非遗工坊为“妮热”老手艺找到发展新路子


“织女”赶制“妮热”产品。

游客选购“妮热”产品。

本报讯 97日,在位于甘孜州理塘县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景区的妈妈树非遗工坊里,织女们或在盘线团,或在经线,或在织毯,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据了解,妮热汉语意为羊毛被毯,是理塘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妮热纺织技术是理塘妇女掌握最普遍、技术最成熟的手工技艺之一,藏族生活用品制作技艺(妮热)已列入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妮热反映了理塘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牧民生活等风土人情,文化和艺术价值较高。为将其发扬光大,20206月,理塘县妈妈树非遗工坊成立,依托政府+社区+企业+专家+妇女协同模式,走出了一条集非遗保护传承、女性赋能、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妮热也因此成为理塘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闪亮名片。

“‘妮热以前除自家用外没有其他用途,现在通过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改良开发出背包、靠垫、挂毯等10余个手工艺产品,既实用又有地方特色,因此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销量也很不错。最重要一点是,妮热让很多当地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一名织女介绍道。如今,在理塘县妈妈树非遗工坊的努力下,妮热带动2名设计师、6织女稳定增收,50余名织女灵活增收。还有不少年轻学徒正在努力学习这门手艺。

发展过程中,理塘县妈妈树非遗工坊的跨域合作之路也在不断延伸。今年1月,理塘妈妈树非遗产品联合成都巧帆棕编产业研发中心在成都市新都区正式挂牌,开启妮热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繁棕编的合作篇章;6月,借助“2025泰国之约——中国(四川)精品购物节平台,理塘妈妈树非遗产品联合成都巧帆棕编产业研发中心精心研发创作的系列妮热产品亮相海外,受到20余家东南亚采购商青睐。

“‘妈妈树现在可能只是一棵树,未来我希望它成长为一片森林,以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展望未来理塘县,妈妈树非遗工坊主理人曲珍充满信心地说。(黄冬花文 叶强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