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1 期 / 第4版:特别报道
逐光而行 行将致远
为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点赞

5月29日,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启动仪式在四川科技馆举行。

“毕一生,成一事,他们以凡人之躯,探索社会进步力量……”发布仪式现场,伴随着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致敬声,10位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感人事迹依次发布。

音乐奏响,一个个科技工作者逐梦科技强国的故事引人入胜。

赵联军(左)、蒋凌萍(中)、雍太文(右)

范国滨

甘俊林(左)、罗英(右)

坚守 二十余载守护美丽山野乡村

“放弃条件较好的工作,毅然投身深山,坚守近30年,您后悔过吗?”

“青山作证,我无怨无悔。”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赵联军坚定地说道。

发布仪式现场,赵联军在舞台上,右手捧着鲜花,左手拿着“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动情地说着他坚守的初心。

1994年,毕业于安徽省黄山林校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专业的他,放弃了当时效益红火的林场工作机会,主动要求到绵阳最偏远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去,就是29年。他凭着一腔热血,用科技手段守护熊猫家园,在GIS、监测、自然教育科研等方面独当一面,从一个不起眼的监测工作者,逐步成为王朗保护区科技带头人和传播者。在他的带领下,王朗大熊猫日常监测工作推广到全省保护区,成为全省标准。

29年里,日复一日跋山涉水,千百个黑夜坚守,历经一次又一次危险,都没有让赵联军想过离开。他认为,这些地方总是要有人去的,这些工作总是需要人去做的,他愿意做这个人。“每一条路,我们只要尽心去走,都可以走得很精彩。虽然野外工作艰苦,但实际上,我们所体会到的美也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当我们和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物种记录下来的时候,当我们爬上顶峰感受喜悦的时候,这些时刻都太美好了。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促使着我们这样一批人,一直行走在这条路上,并且想要一直走下去。”赵联军说。

舞台上,站在赵联军右手边的是石棉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农艺师蒋凌萍。与赵联军用脚步丈量青山不同,她把美好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美丽乡村。

蒋凌萍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已25载,壮大基层农技队伍,致力于绿色防控技术,与统防统治融合推广……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是这些年里她心里最重要的事,也是她多年来一直践行的初心。

据了解,蒋凌萍推广种植的黄果柑成了地方支柱性产业,她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拓展服务空间,帮助更多农民掌握致富技术。“近年来,很多农户掌握了标准化种植技术,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更重要的是,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增强了,使用技术的能力增加了,种植水平一年比一年高。”蒋凌萍说,“‘天府科技云’这个平台,亲民便民,能学到很多知识、技能,也可以及时发布所能所需,一部手机就能解答农业生产上的疑点、难点或技术上的短板,真正解决了我们问需于民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在她的努力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果农发展了农家乐、民宿等衍生产业,建起了小洋房、买上了小汽车,农村前庭后院花果飘香。

同样在农业领域深耕的还有四川农业大学二级教授雍太文,他带领团队勇坐“冷板凳”20余载,研发推广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三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支撑。当主持人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他说,热爱让他们在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全力以赴;敢于坐“冷板凳”的勇气和决心,让他们对建设“天府粮仓”充满信心。“我们就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云淡风轻背后,是雍太文团队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无悔坚守,正如“守护美丽乡村”的蒋凌萍,“守护绿水青山”的赵联军,他们毕一生成一事,以平凡身躯,守护着乡村山野,留下一片“青山常绿”,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画卷”。

探索 以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赵汝进

从深山密林到茫茫戈壁,从巍巍高原到浩渺太空,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潜心科学研究,突破技术难关,勇于开拓创新,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在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席科学家曹臻是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宇宙线研究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目前的引领者。他推动建成位于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2021年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自此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发布仪式当天,曹臻仍奋战在工作一线。通过视频连线,他对LHAASO团队全体成员的无私奉献以及各级政府及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他说,LHAASO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高能天体物理实验,它的发现已成为最重要的研究话题之一,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有强烈的兴趣来研究LHAASO的观测成果,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时间里,LHAASO所产生的科学成果将引领科学家向解决宇宙线起源的“世纪谜题”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深空摄影师”赵汝进也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中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他瞄准国家空间光电探测与精密测量迫切需求,先后承担了北斗三号工程、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重大航天任务中的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制工作;带领团队自主研制了国产化星敏感器,成功应用于北斗三号任务;攻克了月面成像彩色定标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可控做出重要贡献。十几年的奋斗历程中,他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自主可控的参与者、贡献者。现场,他告诉大家,航天产品凝聚了科技团队的集体智慧和汗水,历经几代人的研究和攻关才能换来在航天任务中的亮眼表现,在未来,他和团队将继续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理念,为国家科技进步、航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巾帼力量”,“核女将”罗英将自己的能量和潜力置于核技术这一世界科技尖端领域的发展,并大放异彩,成为推动全球核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罗英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反应堆科研和工程设计,首次建立了反应堆寿命评价体系和方法,作为技术负责人成功发布我国核电历史首个国际标准,联合团队研发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龙”系列反应堆设备。

现场,罗英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上,四川彩车上印着华龙一号名片闪亮登场,那一刻,她和无数核工业人许下一个共同的梦想,许大国万家灯火,地球碧水蓝天。

深耕 用专注守护人民健康

陈蕾(左)、周学东(右)

陈蕾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致力于神经疑难重症疾病研究的一位医生。她主编了全球首部《女性癫痫》专著,填补中国癫痫女性领域空白。她争当人民健康忠诚卫士,坚持把科研成果真诚奉献给人民。

为什么选择在癫痫领域深耕呢?这得从陈蕾刚担任主治医生时说起,在她自己妊娠期间曾一连三次遇到癫痫女性患者问妇产科医生:“我的后代会不会有畸形?这个孩子能不能正常地生下来?我生完小孩后能不能哺乳?”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当时的陈蕾来说是空白的,而且中国的教科书和癫痫指南都少有相关记载,她当时就想,“若在门诊碰到患者问我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孕产期因为癫痫发作出现胎儿死亡、后代畸胎等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女性。“我作为一名女性医生,一名母亲,能更加认识到女性癫痫患者的不容易。”陈蕾从此踏上癫痫诊治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她说:“这可能是命运的安排,也是作为一名医生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陈蕾介绍,团队在研究中发现,有1/7的癫痫患者发生在中国,40%都是育龄期的女性在发病,80%的发病人群分布在中国西部。作为中国西部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位医生,陈蕾更加坚定了要在癫痫女性领域发力的决心。

为此,陈蕾团队不断地通过药物的精准使用、改造,让患者在孕期通过监测精准调控,能够生育出健康的后代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努力,到现在为止已帮助了20万左右的癫痫女性。“这是一件很欣慰的事,也促使我不断地在这个领域发展。我们生在最美的时代,也赶上了好政策,才能将自己的情怀融入到国家政策中,把守护群众健康的工作谱写在中国大地上。”陈蕾说道。

一辈子,一件事。同样守护百姓健康的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学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周学东。46年来,她坚守在“护牙”一线,专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为增强老百姓的口腔健康意识积极奔走,为西部偏远地区带来口腔医学新生机,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牙体解剖的根管治疗难度评估标准,此标准在指导临床上对牙病的治疗、方案的设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治疗达到国际水平。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是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如今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数代华西口腔人为口腔学科的建设和中国口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华西口腔已连续20多年走在全国第一,这是我们所有团队共同在传承历史、不断发展的结果。今后,我们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瞄准国际前沿,为中国老百姓的天然牙保护做出贡献。”周学东说。

传承 用一束光捍卫心中的强国梦

“在职业生涯中,我攻关了100多项技术难题,例如C70E侧墙系列的改造,我们从手工电弧焊、半自动焊改造为机器人自动焊接,实现了公司第一条智能生产线,并推广出两条智能生产线……”大屏幕上播放的两分零九秒的视频里,展示了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工程师甘俊林以高质量焊接水平保证工件精度的高超技艺,浓缩了他在平凡岗位上十八年的坚守,同时也是无数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的缩影。

现场,甘俊林说:“在十八年的工作中,我希望努力多解决一个难题、多攻关一项技术、多发明一个专利、多培养一些青年人才,通过科技创新、技能传承,为交通强国贡献青年一代人的智慧和力量,身体力行地‘焊’卫交通强国的中国梦。”

如果“精于勤、匠于心、品于行”是甘俊林的代名词;那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做隐姓埋名人”则是笔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国滨的第一印象。舞台上,范国滨院士微笑着接过少先队员敬献的鲜花,也一同将他“立大志于一事,做大事于一生”的科学家精神传递给了下一代人。

40年来,长期从事强激光技术研究工作的范国滨院士,多次承担国家主题和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及组织管理工作,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项,组织建立行业标准57项。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求是”工程奖和周光召技术创新奖等,引领和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发展。

当主持人问及是什么样的精神感染和支撑着他坚守国防岗位40多年时,手拿荣誉证书的范国滨院士不免回忆起了曾经的过往,他颇有感触地说道:“我出生于军人家庭,父辈的重托和家人的支持,坚定了我投身国防事业的信念,特别是1982年分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后,身边的老一辈科学家,用他们自身的工作实践和为国奉献的精神,感染激励着我,能够让我在国防一线工作这么多年。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团队的团结协作和个人的努力,让我在不同阶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这于我个人而言是一种鞭策。”

昔日青葱少年,今已两鬓沧桑。站在舞台中央的范国滨院士依旧用铿锵的誓言告诉了大家他无悔于曾经的选择,“当时,我跟我爱人一起分到四川的山沟里,现在再回想起这段经历,仍是一种无悔的选择。假如说退回40年前,再做一次选择,我依然会做相同的选择。如果还有一个40年,我想我还会用毕生的精力为国防科研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范国滨院士向人们诠释了新长征路上,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每一次探索,都有着一束向前的星光,每一束星光的尽头,都是一份被照亮的美好。农业科技工作者奔走在田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挥洒汗水,以广袤农田为画布,绘制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画卷;医务工作者白衣胜雪,用生命守护着生命,他们胸怀仁爱精诚之心,用双手刻下救死扶伤的誓言;工程技术人员胸怀国家、致力民生,他们以山川和江河为墨,桥梁、路网为笔法,在神州大地上挥毫泼墨;基础学科工作者不舍昼夜探索奥秘,他们拨动自然与宇宙之弦,将内心浪漫之光化作旋律,在深处无声处奏响动人心魄的乐章……他们是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逐光而行、星河璀璨。(杨晓慧 董沙沙 陈跃佳  黄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