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3 期 / 第8版:农村创新创业
彝家打工仔引领村民奔小康


沙古子博在建筑工地上

近年来,凉山州金阳县始终把劳务开发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采取培训、就业、维权等方式铺路架桥,促进了劳务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各级党政的支持、引导和鼓励下,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打工打出了一个个“百万富翁”“企业家”,圆了金阳农民的致富梦。

在波澜壮阔的“打工潮”中,该县马依足乡唐家屋基村木楠沟组的沙古子博,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工创业,依靠打工走上了致富路,还帮助当地群众外出打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打工引路人”。

摆脱贫困

选择外出打工

沙古子博出生于农村,父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土农民,家境苦困,小学毕业就失学在家。在他成家后,虽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吃穿不愁,但始终富不起来。眼看自己身边,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带动和支持下,依靠打工过上好日子的人越来越多,他逐渐发现,自己也应该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如何致富奔小康?是继续走老辈们走过的路,还是闯出自己的新天地呢?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外出务工。

2009年,沙古子博跟随同乡人外出打工,来到深圳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兴奋、快乐、焦虑交织在一起。想起自己依靠打工致富的决心,他心里很兴奋,但再看看自己却连做工的活都还没有着落,他失落又担心,思想压力非常大。

沙古子博深知自己学历较低,又没有一项专业技术,怎样才能在这个大城市立足?怎样谋一份好的职业?他心里暗暗地想,没有学问,就只能靠自己的艰苦劳动去谋生,他坚信,历经千辛万苦、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终将会迎来风雨后的彩虹。

勇于打拼

梦想盛开在打工路上

最初,沙古子博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工地负责人看他年青力壮,安排他负责搬运沙、砖、水泥之类的重活,工作既苦又脏。“爱拼才会赢,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面对各种困难,沙古子博再苦再累也一直坚持着,从没退缩过。

因为沙古子博只能做小工,无论他怎么加班也挣不到多少钱。他逐渐明白,只有承包一项工程或者成为管理人员,才能真正致富。于是,他暗下决心,无论有多大困难、多少阻力,他都要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实现自己的致富目标。

有了梦想,下定了决心,就要付诸行动。“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学好技术,依靠技术开辟新路子。”沙古子博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去学习高层建筑地下基础加固工程技术的机会。

在学习中,他认真向技工们请教,刻苦钻研,加上勤于实践,不到一月时间,沙古子博就掌握了该项技术,为公司创下了丰厚收益。很快他就晋升为管理人员,工资也随之上涨。

和千千万万打工者一样,沙古子博背井离乡在陌生的环境中挣扎着,不屈地向命运之神抗争着,通过几年打拼,他成为建筑行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成就了打工致富的梦想。

华丽转身

带领众乡亲共同致富

一个月打工收入有1万余元,一年收入就有10余万元,依靠打工走上致富路的沙古子博,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家里也修起了漂亮的楼房。

沙古子博通过打工致富后,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每次回家探亲,他都向村民讲述自己的打工经历,介绍自己所在工地的情况,凡有村民找他帮助或向他打听用工信息的,他都尽力去帮助。在他的帮助下,越来越多村民圆了打工梦、致富梦,他逐渐成了村里的“名人”。

在他的鼓励下,唐家屋基村的村民纷纷跟随他外出务工。据统计,仅在沙古子博的帮助下,村里的村民在深圳务工的就有100余人。沙古子博带领他们一起从事建筑行业,并传授他们相关技能,大伙在他的帮助和带领下,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吃苦耐劳、遵纪守法,日子也越来越好。

“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治安秩序好得很了!”村民白史古说,在沙古子博的示范带动下,大家通过外出务工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促进了当地的稳定和发展。

如今唐家屋基村的村民们,有的盖了新房、有的买了轿车……因为致富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称沙古子博为“打工引路人”。(白里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