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8 期 / 第7版:乡村振兴·农业科技
走进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鱼菜共生人工智能工厂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鱼菜共生人工智能工厂内,这项技术得以实现。

“经过7年努力,我们打造了国内首家工厂化鱼菜共生生产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平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苟小红介绍,鱼菜共生人工智能工厂生产区域包括了蔬菜栽培面积2000平方米、蔬菜育苗面积1000平方米及水产养殖水体800立方米,该智能工厂每年可产出绿色蔬菜100吨、大口黑鲈160吨。

据悉,传统的池塘养鱼需要占用耕地,且鱼的粪污及未吃完的饵料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如何把鱼的粪便及未吃完的饵料变废为宝?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们在7年前就开始思考该问题,并探索了一条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路径。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一个技术问题。”苟小红说,当时,工厂化鱼菜共生的技术及设备在国内均没有。经过多次考察、长期研发,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终于掌握了工厂化鱼菜共生的技术,研发了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精量投饵机、鱼粪浓缩生化处理系统、蔬菜无人化育苗系统、温室智能物流系统、分光式立体栽培系统等25台(套),获得了17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工厂内的高密度养鱼池内,通过传感器可以实现养鱼水质精准监测预警,投饵、捕捞分级等作业实现机器自动化;补水、投饲、供氧、温控、粪污处理等各环节实现智能化。在蔬菜种植区,“一粒种子到一棵菜”实现全程无人化作业。同时,鱼类养殖产生的养殖粪水则转化为肥料,可用于蔬菜种植。

目前,工厂内的蔬菜每平方米每年可收获80公斤,产量为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养鱼密度每立方米可达100公斤,约为池塘养鱼的20倍以上,且相比传统养鱼,鱼的养殖周期缩短二分之一,可节省20%的饵料。

“该项目可以解决传统水产品面临的在长江‘十年禁渔’期间保供增收、生态保护、耕地占用、劳力不足等产业发展难题。”苟小红说。(邓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