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看到汪文学时,他正骑着那辆专有的保洁三轮车缓慢地行进在绵阳经开区涪滨路上。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他全程全神贯注地盯着地面,一发现路边有零星垃圾和落叶,就会立即停车,然后一手提着簸箕,一手握着扫帚仔细清扫。
“这一段路巡查完了,继续巡查下一路段。”汪文学是绵阳市的一名环卫工人,他主要负责涪城区群文街到涪滨路片区的道路清扫。每天从凌晨5时开始,18时结束,周而复始。今年,已经是他从事环卫工作的第16个年头了。
从2007年接触环卫工作开始,一把扫把、一个撮箕、一辆板车就是汪文学的全部家当。汪文学记得最初的清扫范围是从御营坝血站路口到安昌桥头,看似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但当时因路况不好,尤其是部分人行道坑坑洼洼,单边没有四小时根本扫不完。有时,为了清扫得更干净,他还会找一些编织袋条或布条对扫帚进行重新加工。即便如此,从主街一直扫到人行道,两三天用坏一把扫帚也是常有的事。
后来,随着道路不断扩建,汪文学的清扫范围也不断扩大。幸运的是,环卫清扫工作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持续提升,作业方式由以人工作业转变为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汪文学的保洁作业也变得更高效了。但这并没有让他有丝毫的放松。“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要更为细致才行。”汪文学表示,以前只要保证地面没垃圾杂物就行,现在时不时还需要用高压水枪冲洗一遍,就连垃圾桶都要用抹布一点一点地擦干净。
“城市越来越美了,我们的薪资待遇也在不断提升。”汪文学说,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每月只能领不到500元的工资,如今年收入已接近4万元,且各种节日还能领到单位发放的福利,夏天高温时也有免费的降暑绿豆汤可以喝……提及这些变化,汪文学脸上笑开了花。
不过,比起薪资待遇的提高,让汪文学更高兴的是,社会对环卫工人这份职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现在大家给了我们一个称呼——城市美容师。”汪文学喜滋滋地说,社会对环卫工人越来越关心,也越来越爱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很多市民都加入到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行列。路面上随意丢弃的垃圾少了,城市还修建了很多驿站供环卫工人休息,高温天时不少沿街店家也邀请他们进去纳凉避暑……
从事环卫工作16年,问及辛不辛苦,汪文学的回答一如既往:“一点也不辛苦。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对我个人而言,更因为喜欢,所以即便劳累也是乐在其中。要说我最高兴的事,那就是看到街道干净整洁。”(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