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 期 / 第2版:工作报告
牢记新使命 砥砺新作为
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 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谢和平

201941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四川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本次大会是我省科协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一、八大以来工作回顾

省科协八大以来,全省科协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中国科协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定位,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圆满完成了省科协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政治思想引领能力持续提升。

坚决贯彻“众星拱月、月明星灿”新要求,引领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科技工作者基础方面展现了新作为。

一是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举办全省科协系统干部、学会干部及县级科协主席等主体培训班20余期。

二是持续强化政治思想团结引领。组织开展系列宣讲督导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部署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出版“老科学家学术资料成长采集工程”丛书,激发了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参与师生达115万人次。

三是切实加强科协系统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科协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强力推进巡视问题整改,“两个责任”进一步落实。成立中共四川省科协社会组织联合委员会,学会党组织覆盖率进一步扩大。

——着力搭建创新平台,创新资源集聚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服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在引导科技工作者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方面拓展了新空间。

一是积聚高端人才支撑创新发展作用明显。搭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全省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58个,引进院士184名、高层次专家2450名,合作开展科技项目1095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874项,带动建站单位实现产值1662亿元。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攻克国际军械领域关键技术,王泽山院士荣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发证书。成功创建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立离岸基地德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工作站,建成纽约、首尔等海外工作站31个,设立中国海归创业联盟成都创业中心,成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元、绵阳工作基地。

二是搭建创新平台助力经济转型成效显著。推动德阳市、南充市成功创建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市。争取中国科协在德阳市建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德阳)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德阳市试点建成孵化载体19个,吸纳企业319家,开展科研项目60余项,实现产值436.38亿元;南充市开展“科技创新6+”行动积聚创新要素推进示范市建设。内江市、资阳市安岳县省级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扎实开展。成立四川省人工智能联盟,整合学会、高校、企业资源,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搭建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金桥工程”登记备案项目达1580项,累计实现产值950亿元。

三是举办“双创”活动优化创新环境广受好评。成功举办全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菁英大赛、中国(成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双创”活动周等系列活动,营造了助力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参加企业超过5000家,参加技术创新竞赛人数近35万人次。广泛开展科技信息转化应用、知识产权战略巡讲、一线创新工程师培养等科技服务活动,科技信息数据库注册应用企业达2058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24亿元。

四是加强智库建设服务科学决策进展良好。探索加强科技智库建设,设立软科学研究专项。组织开展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双创’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情况”等第三方评估工作,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关于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估考核体系、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等科技工作者决策建议30余篇,出版发布《四川省“双创”蓝皮书》,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向中国科协提交意见建议500余篇,我省连续三年获得站点工作优秀区域责任部门奖。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扶贫惠民能力持续提升。

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构建科协系统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在引导科技团体参与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提供了新案例。

一是惠农服务组织不断壮大。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补资金1.94亿元,支持我省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发展。推广建立农技协联合会,培育扶持“百强农技协”,全省农技协达6609个,会员261万户,带动农户685万户,实现总产值达591亿元。成立四川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竹类经营知名品牌。建设“天府生鲜”平台,助力3434个农技协拓展销售渠道,受益农户逾百万人次。

二是助力脱贫模式持续完善。开展“4+1”扶贫模式试点,全省参与贫困户达7.2万户。推进“银会合作”“银站合作”,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农技协发展,累计发放贷款63亿元,眉山市“银会合作”模式在全国推广。积极推进乡城县、布拖县定点帮扶,投入专项扶贫经费近1000万元,圆满完成布拖县四且村、呷乌村、民主村等贫困村脱贫帮扶任务。

三是惠民利民活动广泛开展。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推广、品种改良、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0余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0余项,受益农民达50余万人次。为全省贫困村免费发放《四川科技报·科技扶贫》专刊170余万份。连续举办三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为农村人才创业成长搭建会展交流、政策支持、融资对接平台,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典型300余名。

——不断优化科普服务,科普资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持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优化科普资源供给模式,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方面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纲要》实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十二五”《纲要》工作任务,一批《纲要》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中国科协等九部委联合表彰。扎实开展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2018年全省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7.46%,比2010年提高4.66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2.78个百分点。

二是科普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推进“互联网+科普”,与腾讯、广电、联通、康巴卫视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腾讯新闻客户端科普频道”“天天快报科幻频道”等服务载体,开办“科普之窗”“云丹科普苑”“玩转科技馆”“你好科学”等科普栏目,开通“科普四川”“科普熊猫”“科普小松鼠”等微博、微信公众号近100个。建成“校园、社区、乡村”科普e1247个、电子科普宣传栏972个,“科普之窗”节目覆盖广电网络、数字电视和手机APP用户达1600万户,科普服务精准供给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科技馆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四川科技馆2015年实现免费开放,2017年完成升级改造,省科协八大以来服务观众668.1万人次,年均观众参观量逾百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流动科技馆巡展实现全省县(市、区)全覆盖,服务公众达1600万人次,中小学生参观率达85%以上。全省建成综合性科技场馆26家、农村中学科技馆31家;建成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科普示范县25个、科普示范社区180个。

四是科普宣教活动广泛开展。全省举办“全国科普日”“科普三进”“天府科普大讲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各类科普活动5万余场次,受益群众达3000余万人次。广泛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各类科技教育活动,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省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五是科幻事业发展再谱新篇。成立四川省科幻学会,举办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发布《成都科幻宣言》,切实推动科幻事业发展。科幻世界杂志社多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百强报刊”,出版的《三体》成为亚洲第一部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的中国作品,《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图书荣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切实加强学术交流,助力人才成长能力持续提升。

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荐表彰、建家交友等工作,在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学术交流活动蓬勃开展。组织举办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博士专家论坛、天府创新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为激发创新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接待美国、瑞典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的科技交流团队43个、专家学者676人,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科技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省级学会主办的“中国——以色列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中欧“脑认知与临床诊疗新技术”国际论坛、“2017盆底医学国际高峰论坛”、四川省磁材应用与军民融合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全省科协系统共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4996次,交流论文2.49万篇,参与人数达79.31万人次。

二是人才举荐活动卓有成效。组织开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千人计划”、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奖励推荐工作及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初评工作,支持省级学会开展四川电子科技奖、气象科技进步成果奖、土木工程李冰奖等学科奖项评选活动,激励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

三是建家交友活动持续深入。建立省科协联系基层和服务科技工作者制度,市县科协及企事业单位“建家交友”平台不断完善。定期看望慰问在川院士、专家和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中国科协九大(四川省)代表工作进一步加强。每年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四川活动,受到科技工作者欢迎。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科协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群团改革决策部署,系统推进全省科协系统改革,在夯实基层基础、促进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科协系统改革有序推进。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细化改革工作任务,出台系列配套文件,省科协各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各市(州)、县(市、区)科协改革工作加快推进,在创新组织形式、打造服务品牌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是省级学会改革成效明显。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学会治理改革持续深化,省级学会实现秘书处实体化69个、秘书长专职化41个、专职人员385人;开展省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已有47个省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112项。

三是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开展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已在9个市(州)、18个县(市、区)、146个乡(镇、街道)科协开展省级试点工作。全省建立企事业(园区)科协组织达1188家,科协基层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各位代表,同志们!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历程,全省科协组织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提升,努力开创了科协工作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关心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者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向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有五点深切体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与党同心同行,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加强自主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科协组织才能把握时代主题、不负历史使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竭诚维护和发展科技工作者利益,科协组织才能增强自身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文化感召力。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勇于破除发展藩篱,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才能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为科协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必须始终坚持开放融合,汇聚各方资源,加强联合协作,建设“三型”组织,才能构筑科协工作新格局。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情况,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科协工作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对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还不深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桥梁纽带职责履行还不充分,紧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三是学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整体还不高,学术引领和服务会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四是科普开放合作水平还不高,优质科普资源充分供给、精准推送能力还有待提升;五是科协智库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广泛凝聚科技工作者创新智慧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六是科协基层基础薄弱问题依然存在,基层组织“四缺”问题还有待解决,等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二、把握时代要求,勇担历史使命

各位代表、同志们!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的中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兴旺发达,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的世界,科技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创新的地位更加凸显,创新驱动的挑战更加紧迫!纵观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学科发展千帆竞进,跨界创新层出不穷,将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颠覆现有诸多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引发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重塑综合国力竞争的动能和格局。赢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新的时代方位,聚焦新的矛盾变化,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我国科技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布局,明确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提出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战略安排,作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部署,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引领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赋予了光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我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关键技术难题在川不断突破,以创新驱动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格局正加速形成。立足新的历史起点,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打造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集聚和用好战略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等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进一步为新时代四川发展赋予了新内涵、确立了新目标,为全省人民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描绘了美好蓝图、明确了行动纲领,也为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指明了创新发展的前进方向。

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创新发展重任在肩。从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四川科技工作者,与祖国共奋进、与四川同发展、与时代齐进步,展示出了富有理想、敢为人先、矢志报国的时代特征。新的时代,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勇担新使命、建功新时代;要切实肩负起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作用,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加强科技战略支撑的新需求,准确把握我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优化科技类公共服务的新期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勇攀高峰、创新争先,在加快源头创新供给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大显身手,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勇挑重担、当好先锋,在弘扬科学精神和传播科学知识中奋发有为、争当表率,努力抢占国际创新制高点,争创四川创新加速度,当好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排头兵,努力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建功立业、再立新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重整行装再度出发。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提升站位格局,勇担历史使命,不待扬鞭自奋蹄,撸起袖子加油干。新的时代,全省科协组织要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始终围绕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凝心聚力,始终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宏伟蓝图担当作为,始终围绕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磅礴力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发有为。要着力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提升发展能力,努力重塑学术、科普、智库“三轮”驱动发展新格局,再造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工作新流程,重构外向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三维”聚力组织新力量,切实推动科协工作格局重塑、流程再造、组织重构,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开创科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三、未来五年工作建议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不断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切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自主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一,提升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能力,切实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核心关键,将党的建设贯穿科协事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宣讲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科技工作者全面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加强科协组织党的建设,完善学会党的组织工作体系,扩大学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培育一批具有坚强政治领导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学会党组织,引领科技工作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强化政治引领。大力支持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参与,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我省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支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政议政。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科技工作者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意见建议征询机制。四是强化创新引领。开展科学精神弘扬行动,大力宣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科技界兴起“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热潮,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激发科技界创新争先正能量。五是强化学风引领。广泛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领科技工作者与青年学生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和科学伦理,着力打造共建共享的科研诚信建设新格局。

第二,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切实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先进性。坚持把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将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作为科协组织价值所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是服务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重要部署,在积聚科技人才、助力重大项目、完善科技政策、推进科技交流等方面积极献智出力。二是助力“三大攻坚战”。加大科技助力精准脱贫力度,广泛开展定点帮扶、产业扶持、技术培训、科技普及等活动。加大科技助推污染防治力度,宣传绿色发展理念,推广运用先进技术,提升科技治污能力。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应对等领域科普工作力度,服务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三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聚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深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广泛开展平台搭建、人才引进、项目链接、方法培训、专利推广等活动,引领科技工作者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投身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生动实践。助力军民融合发展,在引进培育军民融合人才、支持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开展重大政策评估评价等方面积极作为。加快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进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四川基地建设,吸引动员海外优秀人才来川创新创业。四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领域,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育、疾病预防控制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宣传等活动。五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聚焦科技发展前沿、经济转型发展等领域,进一步优化学术会议结构,创新学术交流方式,提升学术交流活动实效。实施学会精品期刊培育计划,切实提升我省科技期刊影响力。支持省级学会与市县学会加强联系,提供前沿研判、业务培训、活动指导等服务。提升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能力,拓展民间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六是强化科技公共服务。支持学会承接科学论证、项目评估、行业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认定等转移职能,参与重大工程项目、行业技术标准的咨询研究和决策论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智力支撑。七是建设科技创新智库。坚持以科协为主导、学会为支撑、科技工作者为依托,建设“小中心、大外围”的科技社团智库体系。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科技创新趋势、科技产业发展、科技政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第三,提升联系广泛服务群众能力,切实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群众性。坚持把服务科技工作者作为基本职责,以科技工作者“所能”与企业科技“所需”为内容创新建设“天府科技云”,以互利共赢为根本驱动力广泛开展精准科技服务,不断探索科协组织精准联系、精准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新机制,切实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一是完善联系服务的制度机制。拓宽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渠道,探索建立科协个人会员制度,推行科协代表常任制度、议案办理制度,构建畅通紧密的双向联系机制,建立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直通车”。二是健全联系服务的组织网络。推动建立创新协同联合体、跨学科联合体、跨产业联合体、跨学会联合体,大力发展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和企业科协联盟,加强县级科协、乡镇科协组织建设,推动科协组织不断向基层延伸。三是扩大联系服务的有效覆盖面。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既要突出联系服务院士及高层次科技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老科技工作者,更要注重联系服务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实现联系服务工作最广泛覆盖。四是把握联系服务的内容需求。完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机制,深入研究科研规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流动规律,准确把握变化趋势、思想动向和关切需求,协调和推动解决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五是打造联系服务的活动品牌。开展科协奖励提升行动,打造青年科技奖、创新争先奖等品牌奖项,着力举荐培养院士后备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或研修班,支持青年人才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六是创新联系服务的渠道方式。打造线上线下“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阵地,建设和发挥“智慧科协”信息平台作用,着力在维护科技人才权益、建设学术交流阵地、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开展科技政策咨询、举办创新培训活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承接科技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七是提升联系服务的能力水平。持续推进科协系统改革工作,增强基层科协组织发展能力。以深化学会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改革为重点,推进学会秘书处实体化、秘书长职业化,切实提升联系服务学会会员的能力。办好我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活动,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业务联系、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让科协组织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第四,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切实促进我省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坚持把科学普及作为重要任务,将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持续优化科普公共服务。一是完善科普联动机制。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科普事业发展规划,引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科普工作,发展壮大科普传播队伍,形成大联动、大协作科普工作格局。二是创新科普传播载体。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行动,建立四川科普云、科普资源数据库,搭建互联网科普平台矩阵,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加强“科普e站”建设,推动科普服务实现精准推送。三是丰富科普资源供给。推动科普科幻产业化,打造科普科幻传媒基地。实施科普科幻创作繁荣工程,推进学术资源科普化行动,支持优秀科普科幻原创作品。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四是夯实科普教育阵地。开展现代科技馆体系创新行动,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五是打造品牌科普活动。聚焦重点人群需求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百城千校万村”科普示范行动、反邪教宣传教育等大型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六是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等赛事活动,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明天小小科学家、中学生英才计划、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科教活动,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乐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中国科协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