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2天的第九届全国鼻咽癌学术大会暨中国西部地区头颈部放射肿瘤学学术会议、四川省鼻咽癌放疗质控培训班在成都市闭幕。本届学术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抗癌协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四川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四川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共同承办。
在主题报告环节,会议邀请国内知名肿瘤学教授胡超苏、郎锦义、马俊、王德辉、林少俊、易俊林、赵充、王仁生等多位专家学者作报告。郎锦义教授在《共享时代放射治疗新型服务模式的设想和探索》的主题报告中提出了共享的概念、技术基础及运行机制,梳理了互联网+、放疗共享、肿瘤治疗共享之间的关系。
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晓钟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林少俊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李金高教授分别作了转移性、复发性鼻咽癌专家共识的报告,围绕复发性、转移性鼻咽癌诊断、诊治中存在的问题分层建议,提出初诊、再次转移性鼻咽癌放疗,复发鼻咽癌的外科治疗、再程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化疗方案及周期转移灶的处理原则,转移治疗失败后的再治疗的手段和方式,并作了典型病例的治疗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胡国清教授作了题为《鼻咽癌CTV勾画国际指南解读》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指南的背景及概况,CTVp及CTVn的勾画原则,以及诱导化疗后靶区的讨论,并指出很多勾画的推荐来源于其他头颈鳞癌的数据和专家投票取得的共识,鼻咽癌靶区勾画仍然缺乏相应的证据来支持,很多细节还存在争议,应开展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推动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标准化。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孝深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复发模式的初治鼻咽癌精确放疗靶区勾画细节》的报告,从鼻咽癌复发的角度分析了各区域颈部引流区及鼻咽部肿瘤勾画的范围,强调颈部CTV的勾画要个体化,避免野外复发、减少边缘复发,让患者得到规范化、精准化的首次治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孙颖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鼻咽癌中的研究及展望》的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AI)的概念及医疗AI的特点和特殊性,重点阐述了医疗人工智能在自动勾画鼻咽癌GTV、临床靶区(CTV)的预测及自动勾画和临床辅助诊疗决策系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赵充教授作了题为《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与挑战》的报告,提出了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应从病人的选择、CTV勾画、分割剂量和总剂量选择、通过联合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增加放射敏感性及改善乏氧等角度综合考虑,建议广泛开展靶向、免疫等方面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教授阐述了局部晚期鼻咽癌目前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他专家学者围绕鼻咽癌影像、分期、局部失败模式、综合治疗研究、营养治疗、大数据、影像组学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免疫治疗等议题分享了目前的热点、难点及各自的观点。
本次大会设大会特邀报告4个专场、13个板块、60多个学术报告。会议采用线上直播方式,为未能到达现场的学者提供学习机会,线上线下累计受众人次达千人以上。
(中国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