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0 期 / 第8版:生活百事
高血压用药的误区

 宋云华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减盐、限酒、减肥、运动等非药物措施,血压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才是主要的治疗措施。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误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但高血压是逐渐发生的,刚开始身体可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时间长了不适感反而会弱化甚至消失。可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所以当确定血压开始升高时就应该用药。当然,早期而且无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恢复正常的,可以先不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可随时停药,但问题是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换个说法,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

误区三:“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一些患者当血压高了就用药,血压正常了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是错误的,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四:“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而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还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最好选择“好药”。

误区五:“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有些人发现自己血压高了,就认为要赶紧降下来。其实不然,降压治疗应该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用药后412周达到目标值为宜。如果血压下降过快,易发生脑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但有一种例外,就是急性高血压病人(包括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急症)需要尽快将突然急剧增高的血压控制下来,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误区六:“血压越低越好”

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 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 mmHg之间。

误区七:“过分关注血压数,频繁调整用药”

部分患者对自己的血压值过分关注,频繁测血压、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一天24小时内的血压水平是有波动的,有峰值也有谷值,不同时间段测量血压,其数值也会有所不同;而且血压还受气候、心理、身体因素的影响。对此,不能认为是血压不稳而频繁调整药量。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不可否认,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不过,现在很多常用降压药已将副作用控制得很小了。而且降压药的副作用再大,也大不过高血压并发症带来的危害,担心副作用而不用药控制血压,是不可取的。

误区九:“降压药伤肾”

民间关于“降压药损害肾脏”的说法由来已久,这种说法是不是对的。首先,高血压就会引起肾损害并加速肾功能恶化,控制血压其实是保护肾功能(保肾)的最主要措施,常用的沙坦类、普利类降压药更是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用药,并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其次,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器质性勃起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措施。

误区十:“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降血压保健品,商家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并非如此,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