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台挖掘机伸展着长臂忙着挖土凿石,一辆辆运土车正有条不紊地清运泥土……这是5月13日,记者在巴中市南江县西绕城公路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的情景。据该项目总负责人朱斌介绍,为确保年底全线基本达到通车目标,在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该项目从2月12日复工以来,利用有利天气,集中工人200余人,每天投入施工机械30余台(套)开工建设,抢抓施工进度。
近年来,南江县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战略,从第三轮交通大会战,到聚智聚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再到交通扶贫集中攻坚行动,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投用,国道从无到有,多条省道穿越全境,县乡公路改造提升,村组公路加密联网,已基本形成内畅外达、内实外美的大交通网络新格局。
打通大动脉
构建交通大骨架
“过去没有高速路,走省道从南江到成都需要8个小时左右,现如今,从家门口就能上高速到成都,时间节约了一半。”时常去成都看望女儿的当地老人蔡吉周谈到交通变化激动地说,女儿自2010年大学毕业就在成都定居工作,以往,老两口周末看望女儿,除去坐车时间,便只有晚上几个小时的陪伴,因而一年去不了几次。现在,早上出发,中午还能在女儿家吃上午饭,一个月老两口就要去两三次。
南江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巴广高速、巴陕高速、巴广铁路、2条国道、3条省道等一批奠基长远的重大项目先后建成;米仓大道、木涪路、西绕二期等一批改写南江历史的重大交通项目正快速推进;此外,汉巴南快铁、赤溪互通、鹿角垭隧道等一批突破跨越的重大交通项目将逐步落地并开工建设。
据悉,2014年至今,全县交通扶贫建设累计投入14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110亿元,交通扶贫专项投资33亿元,有效推动南江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增强。
下足绣花功
补齐脱贫硬短板
“这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以前从响水村到镇上集市卖核桃、板栗、黄羊、中药材和土鸡等产品,走路要花近4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40多分钟。”公山镇响水村村民吴思国指着硬化好的村道路,掩面喜涕,激动不已。
响水村是南江县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该村地处偏僻,山高破陡,交通闭塞,当地一直用“摔死望山猴,卡死乌梢蛇”这一广为流传的俗语来形容该村发展状态,一条“断头路”既阻断了村民出行的便利,又阻碍了村里的发展。
补齐村交通设施“短板”迫在眉睫,为改变交通面貌,公山镇村干部和帮扶单位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村民自愿投工投劳出力气,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8月,响水村11.3公里的村道路全线贯通并硬化。一条蜿蜒盘旋的公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解决了响水村780人出行难的问题,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今年临近80岁的村民胡早莲感触很深,她因为年老体衰,已无法步行到镇集市购买生活用品了。“现在路修好了,城里的老板都拉着商品开车送到村上交易,不用上街,我们想买啥就能买啥,想卖啥就能卖啥。”胡早莲笑着说。
南江县聚焦交通脱贫短板,坚持以“三边”村为重点,围绕边远、边角、边界的深度贫困村,拓展村道路,打通“断头路”,提高覆盖率,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自2014年以来,南江县全面硬化乡镇到村委会道路共计203条867公里,着力整治乡村道路“畅返不畅”共计57条190公里,新建通组路315条86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惠及全县516个行政村、8万多贫困人口,极大地助力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项目的顺利实施。
融合“产旅经”
配套增收致富路
沿着干净宽阔的产业路,记者驱车来到云顶茶场,只见一望无际的千亩茶园郁郁葱葱,茶行错落有致,让人赏心悦目。该茶园推出了游园活动、茶美食品尝、游客茶事体验、优质农特产品展销等一系列活动,全力打造了“休闲、时尚、安全、品质”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着万千游客前来观光。
“前几年到茶园观光体验,只有一条道路可行,每逢茶叶采摘期,前来旅游的人特别多,由于坡高路窄,时常堵车。”茶园负责人介绍道,现在好了,到茶园新增了好几条道路,再也不会出现拥堵的现象,路不赌了,游客比以往翻了好几番,让当地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除了靠吃旅游饭致富的村民高兴外,发展产业的村民也笑开了颜。随着道路建成,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落户此处,对村民种植的茶叶实行以跟踪指导、收购、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服务,彻底解除了村民销售难等问题,让村民收入大幅度增收。
近年来,南江县围绕“交通+旅游”“交通+产业”,坚持旅游发展到哪里、产业延伸到哪里、道路就配套到哪里的理念,先后新建改造完成桃感路、南杨路以及元顶子至黑潭旅游环线等125公里旅游环线路。同时,聚焦脱贫攻坚“四小产业”发展,新建产业路271公里、扶贫环线路348公里,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特色产业发展。(张兵 本报记者 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