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是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不断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切实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自主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提升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能力,切实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政治性
● 强化思想引领
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宣讲教育,推动科技工作者全面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强化党建引领
加强科协组织党的建设,完善学会党的组织工作体系,引领科技工作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 强化政治引领
大力支持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参与,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我省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科技工作者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意见建议征询机制。
● 强化创新引领
开展科学精神弘扬行动,大力宣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科技界兴起“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热潮。
● 强化学风引领
广泛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领科技工作者与青年学生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和科学伦理,着力打造共建共享的科研诚信建设新格局。
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切实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先进性
● 服务重大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重要部署,在积聚科技人才、助力重大项目、完善科技政策、推进科技交流等方面积极献智出力。
● 助力“三大攻坚战”
加大科技助力精准脱贫力度,加大科技助推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应对等领域科普工作力度。
●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广泛开展平台搭建、人才引进、项目链接、方法培训、专利推广等活动。加快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进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四川基地建设。
● 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领域,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宣传等活动。
●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实施学会精品期刊培育计划,切实提升我省科技期刊影响力。支持省级学会与市县学会加强联系,提供前沿研判、业务培训、活动指导等服务。提升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能力,拓展民间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渠道。
● 强化科技公共服务
支持学会承接科学论证、项目评估、行业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认定等转移职能,参与重大工程项目、行业技术标准的咨询研究和决策论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智力支撑。
● 建设科技创新智库
坚持以科协为主导、学会为支撑、科技工作者为依托,建设“小中心、大外围”的科技社团智库体系。
提升联系广泛服务群众能力,切实增强科协工作和科协组织的群众性
● 完善联系服务的制度机制
探索建立科协个人会员制度,推行科协代表常任制度、议案办理制度,构建畅通紧密的双向联系机制,建立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直通车”。
● 健全联系服务的组织网络
推动建立创新协同联合体、跨学科联合体、跨产业联合体、跨学会联合体,大力发展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和企业科协联盟,加强县级科协、乡镇科协组织建设,推动科协组织不断向基层延伸。
● 扩大联系服务的有效覆盖面
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既要突出联系服务院士及高层次科技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更要注重联系服务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实现联系服务工作最广泛覆盖。
● 把握联系服务的内容需求
完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机制,深入研究科研规律、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流动规律,准确把握变化趋势、思想动向和关切需求,切实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
● 打造联系服务的活动品牌
开展科协奖励提升行动,打造青年科技奖、创新争先奖等品牌奖项,着力举荐培养院士后备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或研修班,支持青年人才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技术合作等活动。
● 创新联系服务的渠道方式
打造线上线下“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阵地,建设和发挥“智慧科协”信息平台作用,着力在维护科技人才权益、建设学术交流阵地、搭建人才供需平台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
● 提升联系服务的能力水平
以深化学会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改革为重点,推进学会秘书处实体化、秘书长职业化,切实提升联系服务学会会员的能力。办好我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活动,让科协组织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切实促进我省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
● 完善科普联动机制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引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科普工作,发展壮大科普传播队伍。
● 创新科普传播载体
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行动,建立四川科普云、科普资源数据库,搭建互联网科普平台矩阵,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加强“科普e站”建设,推动科普服务实现精准推送。
● 丰富科普资源供给
推动科普科幻产业化,打造科普科幻传媒基地。实施“科普科幻创作繁荣工程”,推进学术资源科普化行动,支持优秀科普科幻原创作品。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倾斜。
● 夯实科普教育阵地
开展现代科技馆体系创新行动,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辐射基层科普设施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 打造品牌科普活动
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百城千校万村”科普示范行动、反邪教宣传教育等大型科普活动。
● 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