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0 期 / 第1版:要闻
潜心学术研究引领科技创新
——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农科专题报告会在蓉举办


报告会现场

本报讯412日,因受疫情影响延期的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农科专题报告会在四川农业大学成功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徐勇,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登才出席报告会并致辞。报告会由四川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学伟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博士赵飘、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燕、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副教授冯宣军、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副教授陶琦、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特聘副教授伍爱民、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教授彭远英6位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获奖者,围绕各自领域的研究进展、学术成果等进行了分享,给与会人员带来了丰盛的“学术大餐”。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让农作物减少病害,降低产量损失,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报告会上,李燕以“抑制水稻miR1871的功能增强水稻稻瘟病抗性和单株产量”为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她指出:“农药可以有效降低病害,但也容易造成食品的安全隐患,并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发掘并利用抗性基因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李燕表示,产量和抗性是农作物生产中两个相互拮抗的关键因素,因此,发掘高产抗病或抗病稳产的基因资源,研究其协调抗性和产量的机制,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最终研究人员证明了miR1871通过调控靶基因OsMFAP1的表达,协调水稻稻瘟病抗性和单株产量,并发现了miR8171-MFAP1模块可用于水稻育种以提高免疫力和产量;抑制miR1871的功能可增强稻瘟病抗性和抗性反应,提高水稻单株产量,促进分蘖产生。

彭远英以“燕麦基因组及其在进化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为题,从研究背景、燕麦基因组、燕麦起源进化、育种研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享。燕麦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并且具有多倍体作物生物量大、生活力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强等显著优势,在保证粮食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研究团队发现了裸燕麦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进一步深入探究了六倍体燕麦的起源与亚基因组进化过程。该研究成果代表了植物基因组学特别是谷物基因组学的重大进展,在提升国内燕麦产业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推动选育优质燕麦优良品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赵飘作的题为“赭曲霉毒素A对幼草鱼免疫器官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的报告,为幼草鱼在安全上的限制提供了参考标准,并为日后在日疗中更有效地了解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提供了研究基础;陶琦作的题为“根系内皮层分化在植物Cd短距离运输中的调控机制”的报告,为镉污染耕地防治、安全利用等提供了新途径;冯宣军在题为“生物育种背景下优异基因资源的重要性——玉米基因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与利用”的报告中指出,引进种质资源,发掘重要性状基因是未来种业源头创新的保障,为进一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了方案;伍爱民作了题为“铁与机体健康——‘细胞铁死亡与疾病发展进程’研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报告,致力于改善人与动物机体健康。

专家们精彩的报告,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巴红国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李燕教授对植物对于逆境的胁迫,包括对病害、虫害的抗性机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稻瘟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究,通过敲除、过表达、互补等实验加以验证,实验设计清晰,数据详实。今后,我也可以借鉴其思路,学习其方法。”

据了解,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是川渝两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大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四个面向”要求,搭建起一个综合性、跨学科、开放性、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引领川渝广大科技工作者潜心学术研究,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通过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启迪思想、凝聚智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农业学科学术繁荣,为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注入科技创新力量。

四川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科技工作者代表约200人参加报告会。此次报告会同步进行了现场直播。(陈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