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2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创新创业
彭玉琴:以竹为笔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彭玉琴砍竹。

从普通工人到创业达人,再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多年来,长宁县锦盛商贸有限公司、长宁县文丰家庭农场总经理彭玉琴用她的智慧与汗水,在家乡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动人画卷。

现在正是砍竹子的最佳时机,我们要抓紧时间把老竹砍了,做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管理。近日,笔者在长宁县文丰家庭农场见到彭玉琴时,她一边和村民砍佯黄竹一边说,这样竹笋长得好,接下来也好发展林下经济。

彭玉琴(左)和村民打理竹林。

逐梦创业:破茧成蝶的奋斗之旅

1974年,彭玉琴出生于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犁头村。1995年,她进入长宁县县城一家磷肥厂工作,成为一名普通工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对工作的热忱,彭玉琴很快从众多工人中脱颖而出,跻身领导层。在工作中锻炼多年的彭玉琴,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职创业。

说干就干,彭玉琴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在县城做起了水泥批发零售生意。秉持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她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15年,彭玉琴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双河镇,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经过深入调研,她发现家乡丰富的竹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于是她创办了长宁县锦盛商贸有限公司,转行做竹切片生意。

2017年,彭玉琴承包了位于双河镇笔架山的文峰山林,创办长宁县文丰家庭农场,采用公司+农场+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模式,大力种植佯黄竹、楠竹。经过几年精心培育,农场规模迅速扩大,占地面积达2000余亩,年产竹笋100吨、竹料6000吨。长宁县文丰家庭农场也成功获评四川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宜宾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点、长宁县文丰现代竹产业用林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彭玉琴(右一)同群众交流。

彭玉琴(左一)同工人交流。

修路兴产:打通乡村的致富动脉

据彭玉琴回忆,文峰山林竹林资源虽然丰富,但以前因交通不便,竹木难以运出销售,导致大片竹林资源无法变现。看着满山闲置的资源,她心急如焚,毅然筹资100万余元,从山脚下开凿出一条通往山上的路。

这条路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文峰山林的命运。曾经无人问津的山林,变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林。竹木能够顺利运出,价格也显著提高。

道路畅通后,彭玉琴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她联合乡亲创办竹料厂,将竹子切片外销,并积极开拓销售渠道,产品不仅销往宜宾市内的造纸厂,还打入贵州省等省外市场。如今,竹料厂年产量超2.5万吨,产值超2000万元,带动周边70%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民闲时务工挣钱,忙时务农,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当地村民王泽平说: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卖竹子、上班,一年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时至今日,彭玉琴的竹木生意蒸蒸日上,也带动了越来越多乡亲增收致富,但她并未满足于此。对于未来,她有着更加长远的规划,计划进一步延伸竹产业链,打造全竹绿色循环产业链,加大对竹笋产品的研发和深加工力度,推出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竹笋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她还计划利用笔架山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教育基地、共享科普基地、民宿等产业,通过产业融合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图片由宋成均摄)

彭玉琴的企业获得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