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9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铸就新时代国家脊梁
——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在绵阳举行

本报讯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15日,在绵阳市梓潼县两弹城举办的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上,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多名院士在主旨演讲中,与社科理论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一道,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挖掘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中央部委、中国科学院、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关的专家学者及地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共300余人参加论坛。

在半个多世纪前,老一辈科学家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顶着压力到绵阳梓潼县两弹城从事绝密研究,为国防科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主办方介绍,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选择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绵阳举办,就是要共同缅怀老一辈科学家的丰功伟绩,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的内核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看来,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是爱国奉献和使命担当。他说,于敏、王淦昌、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把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化为科技攻关的强大动力,在秘密历程中奋勇登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展现出爱国奉献、敢于担当的崇高科学家精神。

6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俊华深受感触地说,续写新时代航天精神,奏响航天强国建设最强音的坚强信念已牢牢地刻在了大家心中。

“我很幸运也很感恩,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引导和培育我成长……”论坛上,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的视频连线出现在梓潼两弹城金色大厅的大屏幕上,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在他的办公室远程向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的参会人员作了题为“国家的发展与重大需求培育我成长”的主旨报告,生动讲述了他科研生涯中的特殊经历。

“科学家精神所涵盖的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推崇。”在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庄文丽看来,科学家们正是凭着不为功利所困,不被权势所迷,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战斗精神,引领祖国科研事业一路向前。

据悉,本次论坛自今年7月启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向社会各界征集论文,征集到来自各大高等院校、党校、科研机构及广大社会人士优秀论文共计109篇,由组委会特邀专家组以“背对背”形式评审出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43篇,并将本次论坛重点课题和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形成学术成果,公开出版《科学家精神论坛文集》,作为“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邓稼先干部学院的校本教材。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向邓稼先铜像敬献花篮仪式,以此缅怀为中国“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作出杰出贡献老一辈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同时发布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倡议。(本报记者 肖小红)

 

>>>相关链接:

116,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走进梓潼中学,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朱明远,为该校师生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对党忠诚、爱国奉献、以国家需要为先的事迹及精神。

在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会中,朱明远结合PPT演示,讲述了其父朱光亚几十年报效祖国的责任与担当,分享了很多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们高贵的人生品格、顽强的奋斗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感人的奋斗事迹、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深深触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师生,精彩的报告引得现场师生报以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讲座之后,朱明远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为同学们题写了勉励话语。

报告会让同学们了解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家国情怀。同学们纷纷表示,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事迹给了他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将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努力学习,勇攀高峰,争做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