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5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内江市市中区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

本报讯 秸秆作为可再生生物资源,用途多样,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将其与生态环保、农业增效相结合,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821日,在市中区朝阳镇周坡村玉米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碌,一旁堆放着清晨刚收割的玉米秸秆,将被装车运往附近的市中区秸秆收储点

跟随满载秸秆的车辆,笔者来到收储点,只见叉车、推土车、夹包车等来回穿梭,忙着卸货、运送,铡草揉丝机轰鸣声响彻收储点,一堆堆秸秆被它搅成粉末,形成一座小山丘。据介绍,粉末经打捆包膜一体机压缩、捆绑后,将被制成重约850公斤的捆绑草垛,经过15天发酵就能成为草料被运送出去售卖。

我们这个秸秆处置中心主要回收周边的玉米、水稻、油菜和高粱等作物的秸秆,进行粉碎打包后做成牛羊的草料。内江甜城益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林介绍,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市内及泸州、宜宾等周边地区,以后产量大了,我们还打算销往甘孜、阿坝、凉山等地。

据了解,市中区秸秆收储点秸秆处置中心于2022年动工建设,今年6月正式投用,主要通过新型打包发酵技术将作物秸秆纤维进行短化处理,提高营养价值,延长草料保存时间。同时,中心采用自种和回收等方式进行,不仅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问题,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今年,粗略估计,中心可生产草料达5万吨,年产值达2000万元。

下一步,市中区还将继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推动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利用,做到尽所能,变生态包袱绿色财富。(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