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1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文旭:用实干凝聚人心

走下讲台,走进农村,从人民教师到驻村第一书记,他迅速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他走遍20余平方公里共计2000余人口的大村,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就是巴中市南江县文庙小学派驻关门镇长田坎村的第一书记文旭。

“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信念。”这是文旭常说的话。自20178月到任以来,文旭坚持帮民富、解民忧,用心用情用力诠释着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爱民情怀,于今年5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扬为“2019年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个人”。

固本培元强组织

“作为教师,‘娘家’经济条件不富裕,不能带着金钥匙下去,唯有从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个好支部,发挥起战斗堡垒作用。”初到长田坎村,文旭便迅速明确职责、理清任务,开始着手打造一支实干能干的党组织队伍。

经过了解,长田坎村共有党员28名,而常年在家的党员不足一半,多数是老党员,支部书记更是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只有把基层党组织抓起来,打造一支扎根农村永不走的带头人队伍,才能承担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文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支部发挥起战斗堡垒作用,他对村内常年在家、年龄在35岁以下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进行了逐一摸排,发现符合条件的仅有3人,经过与他们逐一沟通交流,文旭积极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

“多亏了文书记给我指明了方向,知遇之恩忘不了啊!”现任村委委员、谯和农村建筑工程队队长谯勇如是说。原来,经过文旭的鼓励,谯勇现在已经正式成为文旭来村后通过考察的第一位党员。

一心一意办实事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水泥公路还能够修到我们跑马坪来,现在我们种的、养的农产品,再也不用肩挑背扛花费大半天时间到街上去卖,在家门口就有人开着车子来收购了。”长田坎村九社村民何纪海激动地说。

“车不能进村,雨天不能行;十年九年旱,吃饭靠看天。”这句长田坎村代代相传的民谣道尽了长田坎村的道路和饮水难题,也是长田坎村脱贫摘帽的关键所在。

为了深入了解村里的生产生活困境,文旭到村后,立即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每天数十公里的崎岖山路让他脚打起了泡、磨出了血,也帮助他深入了解了每家每户的基本状况和群众的共同需求,真正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之后,他主动协助村“两委”向县交通局和水务局争取到60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于2018年硬化了村组道路14公里,彻底解决了车不能进村社的问题,实现了社社通水泥路。

九社贫困户严化富住在半山腰,无法享受到安全饮水项目。文旭在帮助他家进山找水源时,脸上和手上不慎被荆棘划出一条条口子,但他没有一句怨言。找到水源后,他又带领驻村工作队成员们一道挖井、铺设管道、安装设备,直到将那股清泉引入严化富家水缸的那一刻,他才松了一口气。贫困户严育献家的厕所需要改建,由于山高路陡,车子去不了,施工人员不愿去,文旭一边争取资金一边联系施工人员,甚至亲自上阵帮忙背水泥和砂石,终于顺利帮助他家完成了厕所改建……细数起来,文旭做的都是小事,却也是一件件心系群众的实事。

“我吃了大半辈子‘天关水’,没想到现在我们农村和城里一样,打开水龙头水就来了,这全靠文书记把我们的困难解决了。”年过八旬的村民陈兴发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长田坎村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共计修建人蓄饮水工程4处,铺设管道50千米,新增自来水入户300余户,彻底解决了全村20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原来没有自来水的6个社均用上了自来水。

找准出路谋发展

长田坎村山高路陡,没有一项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经过深入调研,文旭同村“两委”确定了“千只黄羊、千亩梅子、千亩银花、万只土鸡”的产业扶贫新思路。

蓝图有了,产业发展也步入正轨。在种植方面,村里成功引进四川鑫建农业公司发展梅子产业,回引五社成功人士陈景江发展金银花2000亩,打造“长田花海”金银花主题乡村旅游景区,截至目前,通过“集体资产公司+农户”的模式,全村成功发展梅子种植24500株,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5000余元;在养殖方面,成功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林军发展南江黄羊养殖120只、土鸡养殖12000只,培育养殖大户10户,其中二社贫困户李凯养殖肉牛30余头,五社贫困户袁强国养殖南江黄羊100余只,五社村民冯耀国养殖南江黄羊120只……成功推动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4068元增长到2019年的9016元。

201932,长田坎村成功接受省级三方评估组对南江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顺利摘掉贫困帽。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文旭一直默默无闻的扎根山里,在奔跑中逐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凝聚人心。(本报记者 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