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3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政产研协同成果转化基地揭牌
137项“清华系”科技成果加速成都产业发展

本报讯 为凝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合力,促进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转化,329日,2025第八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及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在蓉举行。

在每年的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清华系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发布都是当日的重头戏,此次活动也不例外。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视频形式发布了包括复杂环境长大水工隧洞整体安全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等在内的1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涵盖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型储能、智能电网、能源交叉融合等创新场景。同时,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自动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绿色环保、新材料新工艺、科教文化等领域,现场共有127项清华大学前沿科技成果发布。此次集中发布的前沿科技成果,均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于解决行业痛点和技术瓶颈。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已有多个创新项目在成都进行了示范应用与转化。

在成都,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真正实现了01’的跨越。活动现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绿色储能研究所所长陈永翀展示了一组特殊电池——全球首款本征安全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据悉,这项始于2010年北京实验室的研究,历经13年技术攻关,最终在成都结出产业之果去年7月,我们在成都市武侯区建成了全球首条设计产能100兆瓦时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示范产线。今年我们将扩大产线,进一步拓展市场。陈永翀介绍道。该技术产品预计到2030年全球应用超5GW,市场规模达150亿元。

借此次活动之机,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四川天府新区、能源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的政产研协同成果转化基地正式揭牌。这个以转化命名的基地,将通过技术协同、场景共建加速产业集聚,带动相关产业链及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政产研协同成果转化基地已正式启动,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按照专业方向和产业链,联合各方创新主体,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在现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向科技企业抛出橄榄枝,希望汇聚合力,共同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除了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外,活动还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包括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等合作的4个院企项目、2个院系合作项目集中签约。(黄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