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4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太和村村民在果园套种生姜鼓胀“钱袋子”

李子良,蜂糖李成熟了吗?给我留25公斤。”“蜂糖李预计6月底成熟,我先帮您登记上。”……日前,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五组村民李子良家的果园,只见李子良的电话响个不停。李子良告诉笔者,虽然蜂糖李6月底才能成熟,但很多回头客早已电话联系他开始预订。

据李子良介绍,他从1997年开始发展水果产业,已在这片果园挥洒汗水、追逐梦想近30年,如今连片发展蜂糖李、青脆李、红玉桃等果树10余亩,并套种生姜等经济作物,年收入达10余万元。

返乡创业 历经挫折不言弃

“90年代,大家纷纷前往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打工,你为何反其道而行,选择返乡创业?笔者问李子良。在外打工虽然收入稳定,但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浓厚的恋乡、恋土情结,对家乡田地有着别样的情感。李子良说,看到父辈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他便暗下决心,要利用太和村独特的气候、土壤,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农业创业艰难多。李子良返乡后,先后试种了柑橘、柚子、藤梨等果树,由于市场信息掌握不足等原因,虽然他种植的水果产量和品质都很不错,但经济效益却不是很乐观。多次创业都不成功,李子良有些气馁,他时常反问自己:选择返乡创业,是否真的错了?

2013年,在李子良彷徨、无助的时候,镇、村干部及时向他伸出援手,带领他前往周边经果林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安排他参加经果林培训,多次推荐他种植青脆李、蜂糖李等优质水果,李子良这才重拾起发展经果林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

2013年底,李子良将低收益的藤梨全部移除,试种了3亩青脆李。为了保持李子质量,他严格按照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对果树进行精心管理;为提升种植技能,他通过收听收看中央七台农业频道、积极主动向农技专家请教和向同行学习等方式,努力钻研李子树种植技术,逐渐成长为一名土专家

2017年,李子良精心管护了三年的青脆李初投产。质地脆嫩、皮薄多汁、酸甜可口的青脆李投放市场后,深受市民喜爱,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尝到甜头的李子良又栽种了8亩蜂糖李和2亩红玉桃,如今,果树全部进入丰产期。

每年1万余公斤的产量,如何销售呢?李子良高兴地回答笔者,他采用市民自行采摘、商贩上门收购、微信群推广等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以短养长 果园套种生姜效益好

果树至少要三年才能投产,回报周期长,如何利用果树下空闲的土地资源增加收益?改种青脆李后,李子良一直在思索。

果树干较矮、株行间空地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套种生姜能够有效抑制杂草丛生,促进树苗尽快生长,实现一地多收。在镇干部和农技专家的建议下,李子良结合太和村土质、气候以及生姜的市场需求、生产周期等因素,决定选择生姜作为林下套种作物,通过接茬套种,实现收入叠加

为种植出高质量的生姜,李子良多次到周边生姜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向种植大户和农技人员了解生姜种植注意事项,到太和村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查阅生姜种植资料,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李子良不仅试种生姜成功,还保证了生姜高产高质。同时,他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姜种贮藏、姜地选择、培育壮芽、整地消毒、平衡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笔者在果园里看到,硕大饱满的蜂糖李挂满枝头,林下的生姜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生姜三四月份栽种,九十月份采收,生产周期短,投入成本低,产量大,市场好,不愁销路。李子良表示,每亩地可以采挖2500公斤生姜,除去成本,每亩收入近万元,林下套种让有限的空间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子良通过20余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换来累累硕果,但他并不满足。自己富了不算富,我希望身边人的腰包都能鼓起来。李子良说,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种植技术,低于市场价为村民提供姜种。

下一步,我要在确保水果品质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经果林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注添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谈及未来打算,李子良信心满满。(王超明 陈雨 介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