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是群众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去年,我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良天数比例为84.8%,高于国家年度考核目标2.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8个优良天,且优良天数率连续3年稳定增加。
不过,因为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不利气候条件,空气质量与群众期待尚有差距。如何让“四川蓝”常在?在2019年省两会上,代表委员、相关人士纷纷献计献策。
深化联防联控
制定区域性法规和排放标准
如何牢牢抓住大气污染治理的“牛鼻子”,推动大气质量持续好转?“我们将以成都平原地区、川南和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区域,以结构调整、工程治理、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为抓手,持续改善大气质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说。
“继续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斌平表示,去年全省发生区域性污染7次,较上年减少3次。在他看来,成都平原地区是全省空气污染最重的区域,“必须常抓不懈。”
具体手段上,杨斌平建议:制定区域性法规和排放标准。简言之,就是研究制定针对成都平原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排放标准,以立法的方式明确联防联控主体及其组织形式、授权联防联控主体职责范围,构建法律上的重污染天气监测与评价体系、信息通告与报告制度以及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建议借鉴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控制成功经验,前期在成都平原地区8市统一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后期再根据目前成都平原地区灰霾、臭氧污染特征,分行业制定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杨斌平表示,通过统一执法标准,实现整个区域的“一把尺子”管理,最终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这一观点得到省人大代表、德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周丽姬的赞同。她说,目前成都平原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但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落实环评会商机制,不断优化各市产业布局,整体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建议在城市城区及近郊禁止新建、扩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已建重污染企业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搬迁改造。对区域大气污染物主要传输通道上的待建高架源实施限批,已建高架源实施搬迁。
加强科技治霾
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
去年,我省大气污染治理专家顾问团积极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把脉问诊,起到对症下药、科技治霾的作用。
杨斌平建议,要继续加大科学治霾力度,比如以两院院士及其团队为核心,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带动本地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技术进步、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和能力建设,提高科研对“铁腕治霾”和精细化管理的支撑能力。“特别是要研究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输送规律,制定大气污染防控长效合作机制。”
周丽姬也持相似观点,她说,希望有关部门牵头,统筹协调并组织有实力的科研院所,按照“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精准开展“一市一策”的专项研究,定向指导相关市州科学全面分析污染成因,找准污染源头,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建议。
值得关注的是,农工党四川省委今年的集体提案中也提到,针对交通运输车辆是目前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现状,应加强环保投入和科研力度,研发适合移动检查、移动执法的监测设备,形成对移动污染源的有效监督,不断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我们已加快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的步伐。”于会文表示,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1202个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正在整合现有地面大气自动监测网络,包括常规监测、颗粒物组分网、地基雷达监测等,建立以PM2.5化学成分和光化学污染在线监测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方法体系,实现从污染物浓度监测向污染全过程监控的转变,为空气质量动态管理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撑,确保蓝天一年比一年多。(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