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顺水村,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虽已鬓染霜雪,却依然精神矍铄,活跃在乡村各个角落。由20名老干部、老模范、老党员、老教师、老退役军人组成的“五老”队伍,用智慧和汗水,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绘就一幅基层善治的崭新画卷。
走进顺水村,村头的“红榜”引人注目,上面记录着本月积分排名靠前的先进农户。“以前村里环境差,邻里间也常闹矛盾,自‘五老’队伍开展积分考评工作以来,大家都有了争先进的劲头。”村民张大姐笑着说。顺水村实施的积分管理机制,让乡风文明建设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五老”队伍围绕参与村级事务、打扫环境卫生、维护邻里关系、是否孝亲敬老等内容,每月入户进行量化评分。这种规范的评议程序、完善的档案管理以及激励性的结果运用方式,有效带动了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截至目前,该村已累计评选表彰先进农户40户,选树“道德模范”“文明家庭”15户,曾经脏乱差的村庄,如今处处干净整洁,村民们互帮互助,和谐氛围愈发浓厚。
矛盾纠纷调解,是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但在顺水村,“党支部+‘五老’队伍”模式,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上。去年,一村民因土地边界问题与邻居产生争执,矛盾一触即发。“五老”队伍得知后,立即上门调解。凭借多年积累的调解经验,他们耐心倾听双方诉求,讲法律、摆道理、谈人情,最终让两人握手言和。近年来,该村已成功调解疑难纠纷6起,解决群众诉求16件,为乡村的和谐稳定筑牢了防线。
在顺水村,“青蓝结对”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老党员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手把手传授基层工作方法,分享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如今,年轻干部们已能独当一面,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事务管理。自项目实施以来,该村已培养发展青年党员2名,选拔村社干部1名,扶持青年创业1人,为乡村发展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人才梯队建设初见成效。
此外,顺水村还依托“五老”队伍组建“五老”政策宣讲团,通过坝坝会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该村已累计组织政策宣讲21场次,开展法治教育7次,覆盖群众2500余人次,培养政策明白人489名,真正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在顺水村的发展规划中,“五老”队伍同样发挥着智囊作用。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人才引进等重大事项决策时,村里都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正是采纳了“五老”队伍的建议,村里设立了教育奖励基金,对考取本科生、研究生的本村学子给予500元~2000元的现金奖励。三年来,已有9名优秀学子获得奖励,这一举措不仅激励了更多学子努力学习,更为乡村发展储备了后备人才。
从乡风文明到矛盾调解,从人才培养到政策宣讲,顺水村的“五老”队伍用实际行动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显著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其他村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唐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