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0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乡村织纵横  出行不再难
通江县打通群众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



寒风阵阵,挡不住游子归家的心。近日,巴中市通江县兴隆乡渔池村村民苟在东开着轿车回家,车行至村口,远眺村道的变化,他连连赞叹:“变化太大了,柏油路进村,又平又宽,安全且舒适。”

位于秦巴山区的通江县,既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确定的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和原川陕苏区中心城市。在这里,昔日弯曲泥泞的小路,变为平整宽阔的水泥路、柏油路。农村公路纵横延伸,勾连互通,为山乡带来了巨变。

“出门爬坡上坎,卖粮肩扛背驮。”空山镇青龙村村民朱以忠说的这句“顺口溜”,揭示了之前通江县交通环境的恶劣。空山镇距离通江县城110公里,青龙村距空山镇场镇28公里,长久以来,偏僻、封闭、贫穷,曾是这里的标签。七年前的一个夜晚,因不通公路,朱以忠妻子生小孩,邻居们用自制的担架将其送往镇卫生院,抬了两个多小时还未到医院,最终因产妇大出血不幸丢了两条人命。

“我们村在2015年才修通了村到镇的水泥路,通路那天村里不少人流下了眼泪。”朱以忠回忆说。

同样因不通公路而吃尽苦头的,还有长坪乡勇山坡村村民李居生。之前,李居生家喂养了4头猪,在路未通以前,必须靠人力背下山去卖。一次背猪下山,李居生不幸摔断了腿,留下了后遗症。“要是路通了,也不会落下这病根。”李居生指着伤腿说。

2016年,在外多年的诺水河镇大干溪村村民朱继海回到了家乡发展。他惊喜地发现村里有了新变化:“村里新铺了水泥路,又宽又平,直接通到了聚居点。同时,家乡还在修高速路,预计明年全县贯通。”朱继海兴奋地说,到那时车可一路飙到家门口,畅通无阻。

据悉,2014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通江县委、县政府在充分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的同时,采取政策资源统筹投入、市场资源滚动投入、社会资源吸附投入、民生资源捐赠投入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化解资金不足的矛盾,在全县开展交通大会战,以县域为中心、省县道为主干线向各乡镇、村(居)延伸,织密了公路网。目前,该县有过境高速1条、国道1条、省道6条、县道11条,公路总里程达7428.4公里。

路通则百业兴。2018年国庆节,空山镇迎来一批批游客。客人在饱览山水风光后,纷纷购买了“空山土豆”“通江银耳”等土特产。“土豆、核桃等农产品成了抢手货,一天可卖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村民乐开了花。”朱以忠说,路通了,聚了人气,村民们都有了精气神。

在勇山坡村,李居生也在相关单位的帮扶下,从山顶搬到山腰,修建起了两层楼的小洋房,还在门前种植了鸡冠花。

产业园围绕公路转,公路围绕产业建。“通江县围绕‘构建大交通、畅通内循环、织密基础网’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最后一公里’。”通江县副县长罗旭辉说,目前通江县投资93.6亿元,实施重点交通项目41个,按照“升级干线,构建环线,打通节点,连接乡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部署,道路网络持续完善,不仅破解了出行难问题,也让产业得到持续发展。(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