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0 期 / 第1版:要闻
全国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明确规定“十不准”

本报讯 425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发布院士增选指南,正式启动2025年院士增选工作。

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指南》明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不超过10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6名,化学部15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9名,地学部15名,信息技术科学部11名,技术科学部16名,特别推荐领域不超过8名。《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指南》明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100名。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名,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名,农业学部10名,医药卫生学部12名(含中医药2名)。此外,7个名额用于特别通道候选人,8个名额主要用于支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候选人,5个名额主要用于支持在西部边远地区(贵州、云南、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9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20年以上的候选人,上述三个方面的名额统筹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指南还明确了院士提名时,要牢牢把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重视被提名人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贡献,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和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其科学家精神和学术道德。要特别关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科研人员,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家,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优秀的民营企业专家,长期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中青年专家和女性专家。

按照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部署,《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同日印发,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强调要严格遵守《中国科协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工作十不准》(以下简称十不准),确保推选工作公平公正,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维护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具体而言,十不准明确全国性学术团体严格按照推选程序组织推选,不准开展可能影响或干扰推选工作的任何活动。全国性学术团体不准将因品德失范、学术不端和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处理的人员,以及因违纪违法等问题受到处理且尚在影响期内或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人员作为院士候选人。

在候选人材料方面,十不准规定,候选人应保证材料真实性,不准有弄虚作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等行为;候选人所报材料不准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及重要敏感事项。

对于参与推荐(提名)的专家,十不准也提出要求,专家应坚决抵制各种干扰推选、搞公关、拉选票等不当行为,不带个人、部门、行业的偏见,客观公正地做好推荐(提名)工作。不准收受候选人及其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不得违反规定私下接触候选人,进行不当交往、利益交换,不得参加可能影响推荐(提名)公正性的活动。专家应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不准有应回避不回避行为。

十不准还对候选人、候选人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候选人、候选人单位不准以直接或间接、明示或暗示、委托他人等方式,开展请托、游说、拉票、助选、贿选、打探推选信息等活动。候选人不准以汇报、请教、征求意见等名义拜访全国性学术团体、专家等有关单位和人员,为推荐(提名)进行活动。(黄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