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8 期 / 第8版:致富经
铁板村念活“茨竹经”


“噼噼啪啪——”6月底的一天,随着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响起,大竹县实隆茨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该县新生乡铁板村梅子丫产业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铁板村地处铜锣山东侧,气候温和,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全村有田土1893亩、林地5887亩。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可利用耕地十分有限,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影响群众增收。

曾在外地务工多年的铁板村七组村民向胜利时刻牵挂着家乡的发展,他说:“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路,运啥东西都很方便。村里网络也通了,随时可以关注各种资讯,在家创业并不比在外打工弱。”2018年初,向胜利到周边市场考察,咨询农业方面的专家,并结合本村的资源优势,决定发展茨竹产业。随后,他将自家十几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茨竹。

“茨竹种植投产期二至三年,竹笋每年亩产有750公斤左右,除去成本,按照市场价3/公斤计算,利润在2000元左右,市场前景好。”向胜利掰起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收入账。茨竹种植投资成本低、对劳动力要求不高,不少村民由此产生了兴趣。随即,向胜利向村“两委”作了汇报,并征得多数村民的同意,决定成立茨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铁板村“两委”因势利导,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有效合力,引导群众将资金、流转的土地以农户入股等方式整合投入到专业合作社,实现利益分红,持续促进增收。

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和务工岗位,在吸纳就业人员上优先考虑贫困群众。此外,合作社产生效益后,每年补贴每户社员100/亩,如果合作社收购价低于市场价,农户可以不卖给专合社,自行出售。

“合作社准备引进技术,购回机器设备,对茨竹笋进行粗加工,开发产品种类,打造出品牌产品,致力于把大山的味道销售到城市,提高村民们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邱明英一脸喜悦地说。

“以前种玉米,到了收获季节,就被山里的野猪、麻雀糟蹋一空。几个子女都在外面打工,我一人在家带孙娃,没啥收入。加入合作社后,既能照顾孙娃,又能挣钱,我高兴呐!”铁板村七组贫困群众周贤亮喜滋滋地说。

目前,在大竹县实隆茨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铁板村已有30余户村民主动加入,其中有5户贫困户,种植面积达300亩,随着周边村群众的持续加入,预计能达到1000亩。近100名村民通过种植茨竹笋、利益分红、务工收入等,预计人均年收入将超过5000元,可实现产值150万元。

“我们村虽地处偏僻,但山清水秀、风景怡人。这里有故事岩、莲花寨、神仙脚板、长寿梯等景点,我们可以用这些有利优势打造生态休闲农庄,依托合作社,农庄以笋为特色,卖特色菜。相信我们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向胜利对村里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王晓林 邓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