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智坚
学龄儿童是指从6周岁到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此时,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全面充足的营养供给,因而不少家长误认为“白胖小子”是健康的标志,然而事实并不如此。本栏目分两期来讲讲超重肥胖给学龄儿童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
家长认为“胖点好,长大就瘦了”,那“小胖墩”们长大就真的能瘦吗?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88%的胖孩子成年后可能会继续肥胖。
从小就存在肥胖问题,往往意味着孩子可能已经养成了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比如,孩子平时喜欢吃甜食、爱好高油脂食物、不按时吃饭、缺乏运动……儿童期是塑造和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期,如果等到孩子长大后再开始减重,往往为时已晚。
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了19%。在1985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只有大约1%。按照这样的速度,2030年每3个孩子中将有1个存在肥胖问题。
学龄儿童期超重肥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生理伤害。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等疾病,我们通常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得,现在已经呈现出低龄化发病趋势。研究表明,超重肥胖的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和3.9倍。毫无疑问,这些疾病的提前出现将长久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
心理伤害。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学龄时期不少孩子因体形肥胖出现身材焦虑。另一项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具有更高的抑郁倾向,成年后发生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也更高。所以,学龄儿童的超重肥胖问题将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造成显著的影响,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作者系四川省营养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