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提升公众应对气象灾害能力
第十四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启动

本报讯 6月15日上午,由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承办的第十四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举行。

启动仪式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各单位、各联盟高校、志愿者们同步播出。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副主任刘波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活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周激流、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杨兴明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周激流在致辞中谈到,此次活动是提升公众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也是落实近期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中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以及全民气象科学素养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全体志愿者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实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砥砺品质,用行动展示新时代青年学生、青年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应对气象灾害意识和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杨兴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预防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他指出,此次活动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需求有效契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四川省气象局将联合省内各地方气象单位为活动提供广泛支持,助力志愿者们有效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升公众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

启动仪式现场,与会领导为各省队代表授旗,共同启动了“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学校光电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戴湘麟代表志愿者发言。

据悉,自2007年起,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发起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已发展为由国家多个部委主办、全国20余所高校参与的全国性志愿者品牌活动。活动累计组织了2.1万余名志愿者、2000余支分队,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为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公众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该活动先后获得中国气象局“创新工作特别奖”,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特别奖”;依托活动建设的气象科普校园文化获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评选”金牌;活动2019年入选“2019年第二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案例展览。(张玲婧 殷东萍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