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开幕。 主办方供图
本报讯 2月15日至16日,以“镜头记录知识传承 光影传播科技力量”为主题的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巴中市恩阳科普大视界举办,两院院士、科学家代表、科研院所及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等3000余人参加大会。
大会由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电新视点中心、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科普视听宣传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四川省委员会、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管委会、巴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以航空航天、大国重器、工业智造、历史科考等十大前沿为主题,通过虚拟现实、超高清影像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普视听盛宴,积极探索科普与文旅产业、现代视听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热情。
大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0位院士围绕阅读习惯、阅读实践、阅读载体三个方面,联合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巴中倡议,鼓励青少年踊跃参与科普阅读行动,通过科普阅读树立家国情怀,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同时,大会还发布了“科学少年中国行·科旅巴中”科学文化研学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表示,巴中这片充满生机与历史底蕴的土地,如今正承载着推动青少年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科普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聚焦于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活动,更是意义非凡。
“今天现场来了许多青少年,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或许已经认识了许多科学知识,还可以再多思考,知识如何成为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说,“此次大会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科学报国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的点燃。当科普与视听结合,科普作品便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当科普与文旅结合,青少年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感受探知未知世界的科学之美。”
活动期间,10位院士围绕解密宇宙奥秘、中国高铁的创新与发展、解锁AI超能力、与众不同的碳等主题开讲;10位科学家围绕宇宙万物、生命科学、大国重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等展开主题讲解。
据悉,首届青少年科普视听大会将按“一年一大会、一月一院士、一周一专家”的标准,每年举行约100场知识讲座、科普视听等活动,以更加多元的体验方式引领青少年探索科学未知,为全国青少年开启科学魅力新视野,打造不落幕的科普城。(本报记者 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