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9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四川省高校“名师面对面”心理健康工作实务培训首场讲座在川大锦江学院举办


心理培训。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供图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近日,由四川省心理学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30期四川省高校名师面对面心理健康工作实务培训首场讲座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举办。讲座特邀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原副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学专家刘丹教授担任主讲。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省内19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专职教师、眉山各中小学校心理教师,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培训。讲座由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总督导肖旭主持。

此次培训以家庭视角对困难学生开展工作为主题。培训中,刘丹以理论精讲+实践示范双板块模式,系统化提升参训人员的专业能力。讲座伊始,刘丹指出,与学生工作应当避免过度批评,通过正向的多重反馈,帮助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成长。这为整场培训打下从问题纠偏转向优势资源挖掘,从多维度正向反馈机制为学生积极赋能的基调。

培训第一板块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家校协作难点与系统性解决方案。刘丹结合典型案例,从加强合作、心理教育、提供资源、促进沟通四大系统策略切入,阐明具体工作路径,并指出与家长通力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学生和家长全面提供优质服务是系统工作的核心理念。在方法论层面,刘丹引入资源取向工作原则:关注问题同时关注资源,坚信家庭支持大于问题、关注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降低期待推动微小改变。基于此视角,参训人员通过刘丹分享的案例,探索工作实践新路径。第二板块则以工具化应用为重点,刘丹现场演示系统思维下加强关系四件套即共情-理解-支持-赋能的实际用法,参训人员亲身体验如何运用工具突破沟通僵局,现场反响热烈。

此次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为四川省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工作相关人员提供了家庭视角下干预困难学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大家纷纷表示,系统式工作思路对化解家校协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启示,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如何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有效应对家校联合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常理 林骏璇 彭勇 颜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