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1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代表委员围绕教育热点难点建言献策

教育是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民生领域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如何扎实深入推进“双减”、科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建言献策,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事业而努力。

【关键词】“双减”

多管齐下让“双减”行稳致远

民盟中央在“关于‘双减’政策下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提案”中指出,为确保“双减”政策实施行稳致远,“学什么”“谁来教”“如何管”等社会关切问题急需进一步解决。为此,民盟中央建议,要建立学校课后服务的准入制度和资源配送体系,加强课后服务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课后服务评价制度,完善课后服务监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表示,“双减”方案出台后,四川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孩子们的书包轻了、作业少了、压力小了、笑声多了、课堂丰富了、课后服务拓展了。但是,在农村地区,政策的落地实施和社会各界的认知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在政策执行中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须引起关注。为此,她建议: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校内延时服务体系,把“双减”进行到底。二是继续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配置,督促各学校配齐各类学科师资。三是拓展延时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四是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常态化检查机制,坚决打击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的违规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一些家长对“双减”存在误解,以为“双减”就是让孩子少做学校作业,很担心和焦虑孩子在学习上输给别人。对此,他建议,要加强家校沟通和政策解读,通过家长会、线上交流等方式,让家长真正了解“双减”政策的意义和作用。另外,学校和教师也应练好内功,加强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加快学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提升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信任度。

同时,“双减”背景下的教师负担是民进中央关注焦点。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一是盘活编内外教师资源,加强优质师资供给。二是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三是合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做好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四是综合运用经济和管理措施,为教师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五是综合施策、精准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科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是,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还有待进步。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委员把目光聚焦职业教育,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副主任甘华田在多方走访、调研中注意到,我国不少初中生毕业后就接受职业教育,因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甘华田认为,应减少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可综合位置、环境因素将有条件的职业高中转化为普通高中,为普及高中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加大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引进社会资本或与企业联合办学,以改变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脱节、教育水平质量不高的情况。

围绕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教授赵继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赵继表示,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增加。由于职业教育投入的底子薄、历史欠账多,现有投入无法完全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还不太匹配。

对此,赵继表示,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也是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赵继建议,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协调各地各部门厘清分工、落实责任,合力保障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