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祥华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骨骼组织的密度和质量下降,容易导致骨折。此病高发于老年群体,女性比例大于男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然而,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医学干预,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
1.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钙是构建骨骼的基础元素,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我们应该增加富含钙食物的摄入,如牛奶、奶酪、鱼类和豆类。此外,充足的阳光暴露也能帮助机体自行合成维生素D。当饮食无法满足需求时,可考虑维生素D的补充。这两者共同作用,可有效增强骨骼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特别是对于年长者、孕妇和更年期妇女来说,保持良好的钙和维生素D水平至关重要。
2.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
规律的运动不仅能够增强骨骼密度,还能提高平衡能力,减少摔倒的风险,降低骨折发生率。推荐的锻炼方式包括散步、跳舞、练瑜伽和器械锻炼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负重锻炼,如重力训练和体重承受锻炼,对于骨骼的健康更为有益。选择适合自身健康状况的运动,定期坚持锻炼,不仅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3.戒烟限酒
吸烟和酗酒不仅会降低钙的吸收率,还会干扰骨骼健康所需的营养供给,加速骨密度流失。烟酒中的有害物质直接影响骨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导致骨骼脆弱易碎。戒烟和限制饮酒,是保护骨骼健康的基础。
4.避免长期使用激素和抗酸药
长期使用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同时,抗酸药(如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影响胃酸的产生,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滥用。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骨密度、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如双膦酸盐、雌激素替代疗法、钙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增加骨密度,减轻骨折风险。然而,患者应该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接受定期监测。同时,药物治疗通常结合饮食、锻炼等非药物干预,形成全面的治疗方案。
2.定期骨密度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更年期妇女、老年人和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骨密度下降的迹象。通过骨密度检查,医生可以评估骨骼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取干预措施。
3.营养调理和锻炼疗法
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保持骨密度。同时,规律的锻炼,如步行、游泳和力量训练,可增强肌肉和骨骼,提高平衡和协调性,减轻骨折风险。定期锻炼也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减轻骨骼的负担。
4.手术干预
在极端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病例中,手术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多次骨折或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干预包括植入内固定器、人工关节置换或骨骼移植,以恢复骨骼的稳定性和功能。
骨质疏松症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合理的治疗,完全可以减轻其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远离不良嗜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健康的骨骼。
(作者单位: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