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7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成华区“十万家长共上一堂课”——关注心理健康 共建幸福家庭

近日,由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主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承办的“全区中小学十万家长共上一堂课”教育惠民公益讲座开讲。讲座以“关注心理健康·共建幸福家庭”为主题,邀请成华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朱书、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皓及来自电子科大附小、石室初中、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家长代表们作分享。

讲座中,专家和家长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庭教育良策。

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和家长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家庭中,因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子女心理、生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案例却时有发生。怎样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朱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广大家长建言献策。

朱书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家庭责任”中的内容,向家长们阐明了如何在法律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首先,她建议家长们树立起“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其次,她认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培育积极健康的家风文化,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此外,家长应当针对子女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家长还需要积极同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朱书特别提醒家长们,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或怂恿未成年人从事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

家长应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您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这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回答起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答案,张皓在她的分享中为家长指点迷津。

张皓建议家长,如果对此问题感到困惑,不妨把“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那么,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张皓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有7个: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轻特征。

张皓举例说,一位家长因刚上初中的孩子“智商测试”指标低于正常值而感到困惑。关心孩子的智力水平固然合理,但是智力的评定应根据两个标准来判定:一是寻找专业的机构人士进行智力测验;二是根据社会常态标准。孩子虽然在“智商测试”中成绩未达到正常标准,但却能够以较为优异的成绩一路从小学生升入初中,根据社会常态标准,孩子的智力明显是正常的。因此,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孩子的智力“够用”就好,不必在意所谓的“智商测试”。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予以正向的指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张皓建议,家长在协助孩子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事情本身;二是关注孩子所表达的情绪。多关注孩子的情绪表达,可以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动向,也更有利于呵护其心理健康。

警惕孩子陷入心理“困境”

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孩子遇到困境时,家长应该如何正向引导孩子?电子科大附小、石室初中、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的家长代表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见解。

电子科大附小的家长代表表示,此前她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很少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改变了她的教育观。

据她所述,她朋友的孩子丫丫(化名)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上五年级的她成绩优异,性格乖巧。但这样优秀的丫丫最近去看了心理医生,原因是丫丫的老师多次在她的作文中发现,丫丫一直羡慕自己的朋友有个“好家长”,因为不管朋友乖巧与否,作业完成得怎样,父母都会予以鼓励和关爱,反观自己却很难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这让丫丫感到十分压抑,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行为。好在家长察觉到丫丫异常的表现后及时反思并寻求专业机构帮助,丫丫才逐渐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丫丫的故事让这位家长意识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致使孩子缺乏情感支持和行为帮助,即便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孩子的内心也会感到不满和痛苦,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低龄阶段容易出现,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心健康更需要加以重视。来自石室初中的家长代表说,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成年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他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因此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要沉得住气,用“冷静”来应对“火热”,多重视与孩子之间的“疏通”。同时,家长自身也需要陪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注重自身的情绪管理。

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常常更加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对此,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家长代表建议,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心理资本的提升比成绩提升更重要,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心理资本。(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