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建梅。
与庞建梅的初次见面,是在德阳什邡市洛水镇的药王山上。她身着咖啡色短款外套、内搭同色系毛衣,下身是黑色长裤,头戴鲜黄色圆盘帽。这身装扮,三分俏皮中带着七分时尚,让人不禁眼前一亮。然而,庞建梅的身份可不仅仅是时尚达人那么简单,她还是四川省源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一个在山中厚植沃土、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新农人”。
庞建梅(右二)领奖。
回乡创业:从都市白领到田园守护者
2011年,庞建梅从四川省城市职业学院毕业后,怀揣着梦想和激情,进入了成都一家品牌公司营销白酒。工作环境满意,人际关系融洽,报酬也相当可观。或许,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她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过着顺风顺水的生活。
然而,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弯。2015年5月的一天,父亲庞刚华将她带到药王山上,指着山坡、山崖、山道旁的野生药材,满怀激情地说:“梅梅,你看,药王山上到处都是宝。这里的土地最适合种植有机无公害中药材了,我想让你回来和我一起在这片土地上大规模种植中药材。”
在父亲满怀激情的讲述中,庞建梅的记忆被拉回到了童年。那时,她常常跟着爷爷上山采药,山里的春天野花灿烂,夏天凉爽宜人,秋天还有酸酸甜甜的野果吃……她不禁想到,虽然成都的营销工作安稳且收入可观,但这座承载着庞家几代人记忆的山,以及父亲想创业的决心和热情,或许更值得她守候。
深思熟虑后,庞建梅决定放弃都市生活,回乡与父亲一起发展中药材。2015年6月,庞建梅与父亲共同注册成立了四川省源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从此,她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创业旅程。
创新驱动:拥抱新知,探索新技术
创业之路,从来荆棘满布。
虽然对采药、挖药从小就耳熟能详,但如何高效培育出高质量的中药材,庞建梅觉得力不从心。为了紧跟新理念、新技术的发展脚步,她积极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如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为期两年的“中药工艺传承班”。她还多次参加由四川省科协、德阳市科协等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她凭借出色的表现和扎实的功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获得了更多的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的经验和人脉资源。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庞建梅更是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她打破中药材传统种植的局限,采取套种的方式,使土地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例如,川黄连、川芍药的生长期是3年至5年,而川黄柏更是长达15年。为了弥补这一时间差,庞建梅在药田里搭棚种植灵芝和桑黄这两种菌类。此外,她还在药田里种上了桃子、石榴、西梅等水果,饲养了跑山鸡、鸭子等家禽。这种多元化的种植方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公司的收入来源。
庞建梅的创新精神不止于此。随后,她锚定中药生态旅游这一赛道,成功申报了“中药旅游示范基地”。春天,游客可以上山赏桃花;夏天,可以欣赏大朵的芍药花;秋天,则可以采摘丰收的果实。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让周边村民有了更多摆摊设点卖小吃、卖农副产品的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庞建梅带领同学们参观中医药文化展览馆。
庞建梅向同学们普及中药材知识。
扎根山野:与乡亲们共奔富裕路
在庞建梅和父亲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省源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逐渐发展壮大,由此吸纳了附近的村民到公司工作。在中药材播种期和收获期,每天有100余名村民在公司里工作:有的去田间山坡打垄,有的在厂里加工中药材……
如今,公司已经带动当地村民100余人就业,带动当地产业增收2000余万元。
庞建梅不仅关心村民的经济收入,还非常注重他们的精神生活。她经常组织村民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和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药王山,因为庞建梅和她的团队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一位“新农人”代表,庞建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她不仅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还让乡亲们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李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