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8 期 / 第6版:法治农村
“快门干部”当止


时下,有一类干部被群众称为“快门干部”,因为他们到基层入户走访时,不是忙着和群众拉家常交心谈心、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而是简单发放一些宣传资料,敷衍了事问几句走走过场,在拍照留影后便一走了之。

杜绝“快门干部”,就需要广大干部在下基层时,带着感情走,沉下心、扎下根;带着问题走,找准方向不误岔道;带着责任走,履职践诺敢于担当;带着行动走,将目标化为现实。

带着感情走。“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如果走访没有感情,即使走也走不长远。只有像走亲戚一样,用感情作为“敲门砖”“试金石”,群众才乐意把干部当作知心朋友,才愿意真心吐露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盼。

带着问题走。欲治其病,先把其脉。干部要始终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主动到有困难和问题的地方去,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期盼的问题做起,了解群众的所急、所盼、所望。

带着责任走。自觉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到点对点联系、面对面沟通、手拉手帮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

带着行动走。走访不是喊喊口号,也不是装点门面,走访时要摒弃观光旅游放松心情的“看客”思想以及应付了事身入心不入的“过客”行为,真正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认可。(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