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即将来临,也宣告着最适宜播种和耕种时节的到来。经过一冬的歇息,此时,我省各地农田里气象万千,新农机、新农技、新农人开足马力,以科技实现生产突围,守牢建好“天府粮仓”。
四川推出一揽子措施促粮食单产提升
日前,四川省春耕生产视频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对全省农业生产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在稳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600万亩的基础上,四川今年推出了一揽子措施全力提升粮食单产。其中,将按照不低于100亩的标准,广泛发动组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开展规模种粮高产竞赛,树立一批规模化生产经营典型,评选50个四川“粮王”。
提升粮食单产,抓好示范带动是重点。为此,四川将实施主要粮油作物“百县千片”单产提升行动,高质量建设1000个千亩高产示范片。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升各级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科研单位科技兴粮和农民务农种粮“三个积极性”,四川将组织开展三项竞赛。除“粮王”争霸赛外,还将组织开展“高产千亩片”展示拉练,评选10个高产竞赛先进县;组织开展“百亩高产”攻关竞赛。以全省农技推广力量和科研力量组成专家团队,分区域、分作物开展百亩超高产联合攻关比拼,评选20个科技增粮先进单位。
为了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四川将聚焦17个粮油作物当家品种,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路线、统一指导服务、统一田间管理“五个统一”要求,每个主粮作物集成推广1~2个高效种植模式和绿色高产主推技术,确保省级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示范县主推技术全覆盖、非项目县覆盖率达95%以上。同时,开展蹲点服务。农业农村厅将整合省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家和农技人员,成立包市、包县、包片工作专家组、科技小分队,对全省21个市(州)开展全覆盖蹲点服务。此外,不断完善“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乡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点)+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协办员”三级服务体系,大力推广代耕、代种、代储、代加工模式,积极推进优质专用粮食订单生产,带动小农户由“一家一户”向“适度规模”转变、由“粗种粗管”向“精耕细作”转变。
会议指出,抓好春耕春管是当务之急。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建立健全整治撂荒地长效机制,紧盯小麦恢复增长和晚秋生产挖掘潜力,稳住粮食播面。要优化粮食供给结构,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调优品种品质结构,实现更高质量的粮食产销平衡。要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抓实抓好“百县千片”建设,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各方力量科技增粮的积极性,抓好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和机电提灌站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目前,成都平原、川中丘区等小麦主产区即将进入孕穗阶段,油菜生育期较常年有一定提前,各地要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户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夯实小春丰收基础。四川大春粮食播面占全年八成以上、产量占近九成,要千方百计挖掘扩面潜力,确保大春粮食播面达到7900万亩以上。
一场激烈的高产竞赛今年将在巴蜀大地拉开序幕!
我省各地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于春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全省各地正全力以赴绘就农田新图景。
眉山市
忙生产、赶订单。近日,在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基本形成产品的有机肥,经自动输送机,正在进行陈化处理。该公司分管生产副总经理阮勇告诉记者,陈化后的有机肥,经分筛、计量、包装、入库等工序后,由公司货运车按照订单顺序,源源不断地运送至用户手中。
“自年后复工以来,公司全力投入生产,以满足春耕备耕紧迫需求。短短一个星期,公司订单发货量已达2100余吨。”阮勇说。
据悉,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规模型有机肥生产企业,今年计划生产有机肥7万吨,比去年增加约30%。为及时满足当前广大订单户和散户的春耕备耕用肥需要,连日来,该公司每天生产量保持在3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0吨。与此同时,公司着力强化销售服务,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直销模式,将肥料运送到了东坡区、仁寿县、夹江县等各区(县)农户家中。
邻水县
站在广安市邻水县袁市镇万亩稻油轮作示范区旁的斜坡上,放眼望去,只见数台抽水泵开足马力从沟渠中把水抽灌到连接处的农田。数台挖掘机、旋耕机分散在各自田块,忙着施工作业,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随着春耕备耕工作的陆续开展,现代化农机也当起了主角。在王家镇新街社区,政府组织合作社农机手驾驶农机为村民集中翻耕土地。在“铁牛”的欢腾声中,村民文木俊家1亩7分田不到10分钟完成了翻耕。
“省时省力,犁田的深度适中,还均匀。”文木俊笑着说道。
御临镇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及时安排部署,以“三保”措施有力有效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一是技术保障。建立农技指导群,邀请农业农村局专家、农技人员分片实地开展培训,有效指导群众1200人次,解决疑难问题12个。二是设施保障。全面排查重点水利设施,维修提灌站3处、整治山坪塘4口、新建蓄水池3个,确保春耕用水有保障。三是农资保障。增加货源采购、储备进度,开展农药、种子常态化安全排查,引导农户订购优质种子。
不误农时不误春,春耕备耕正当时。眼下,邻水县各地抢前抓早,积极组织人员加强田间管理、翻耕农田……春耕备耕工作全面有序推进,为保证大春作物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东兴区
在东兴区,工人忙着搬运化肥。
2月27日,在内江市东兴区,工人忙着搬运化肥,农机技术人员检查、维护旋耕机、插秧机……忙碌有序的春耕备耕生产吹响了耕耘希望的号角。
连日来,东兴区积极组织农资企业调运、储备、供应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物资,组织农技人员对农机设备进行全方位检修、调试,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农资供销企业、经营点对种子、化肥等春耕生产物资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威远县
农技专家送稻种。
2月26日,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红林村、川主村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内江市农科院农技专家,他们为村民送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水稻新品种。
川主村、红林村是内江市农科院“中稻—再生稻”百亩示范区,2023年正式实施示范计划。
今年开春,内江市农科院农技专家又送来了150公斤“甜香优2115”“甜香优115”水稻新品种,还为村民介绍了新品种分蘖力强、生育期短、有效穗多、结实率高、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对村民进行了育苗、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等新品种种植技术培训,力争今年新品种示范试验成功。
内江市农科院农技专家组负责人表示:“新品种示范十分重要,关系着全市水稻增产增收,市农科院很重视,村民也十分支持。”村民王达成对能承担示范任务感到十分高兴:“农科院的专家对我们这么信任,我们一定会在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搞好示范,为内江水稻新品种推广作出贡献。”
旺苍县
雨水节气后,广元市旺苍县约11.6万亩小麦全部进入返青期,迎来小麦田管重点阶段。“由于去年土壤墒情好,部分区域小麦播种过早,同时部分村民采取了免耕法耕种,导致出现麦田冬旺、叶片发黄等现象,影响了小麦正常生长。针对此种情况,当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旺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明说。
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介绍,当前正值春耕春播大好时机,全县将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加强田间管理,扎实推进春耕春播春管工作。
丹棱县
农技人员讲解油菜管护技术要领。
推土机在田间作业。
维修师傅在保养农机。
“这一片农田东高西低,水源又是自西向东而来,所以需要用推土机进行田型调整。”2月27日,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金峡村,一片由低质低效水果、茶叶、藤椒等作物腾退而来的粮田正在进行高标准改造,施工方现场负责人刘杰早上8点便根据图纸指挥着挖掘机、推土机来回作业。据介绍,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金峡村约550亩农田开始进行田型改造、土地平整等工作,目前已完成400余亩改造,剩余田块将在4月全面完成,于5月蓄水插秧。
“受降温影响,部分油菜叶面已经开始发紫,我们要注意清沟理墒,减少低温对油菜的不良影响。”近日,在仁美镇,丹棱县农业农村局人员徐香瑶正耐心细致地向农户讲解油菜管护技术要领,帮助大家解决当下油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当天,在仁美镇光明村,一辆无人机在技术人员张从君的遥控下缓缓升空,阵阵“白雾”均匀洒落,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44亩小麦的施药作业。
“从今天开始,这些价值200多万元的打田机、旋耕机、拖拉机等将全部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这些‘铁牛’在接下来的生产季开足马力忙生产。”2月28日早上,仁美镇金藏村党委书记尤应均一个电话,镇上汽修厂师傅便来到村里开始进行农机保养和维护。
“换机油、换剪齿、打黄油,检查刹车、冷却液等细节一个都不能漏,今年这些机器要完成8000亩以上的耕作任务呢!”在村里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村党委副书记罗昌勤紧盯师傅们的操作细节。3个小时后,第一辆进行保养的拖拉机从满面尘土变得一尘不染。在未来的半个月,这些“铁牛”都将在师傅们的巧手中焕然一新。
在丹棱县,金藏村是以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为确保良田良机早落实,丹棱县各地抢抓冬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期,逐个摸排检查提灌站30座,维修整治带病运行提灌站8座,推广运用智能农机,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78%。
植保无人机飞进田间地头 助农增收促振兴
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
“嗡嗡嗡……”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农田上,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田埂上,东坡区一心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农机手曾利一边用眼观察无人机路线,一边用手熟练操作遥控器,让无人机均匀地将肥料以雾化形式喷洒在每一寸土地上。
一个飞手,一架植保无人机,两个装肥帮手,三天就能完成1000亩地的施肥作业。
依托合作社 月收入两三万
时间回到2022年6月9日,32岁的曾利在稻田里忙完无人机施药后,急忙赶回家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新闻联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的新闻报道。“能在村委会现场近距离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和在场村民一样,心情无比激动。”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指示,对每一个种田人来说,都备受鼓舞。
说起与农田的深度结缘,还是在2021年。
曾利的父亲是合作社负责人之一,2021年上半年,父亲突然患病无法劳动,在外经商的他不得不放弃生意回家接过父亲的担子。但早在2015年,曾利就着手学习了植保无人机。“我们算是眉山最早一批学习无人机的农村人。最初在眉山打工,一个月挣四五千块钱。现在依托农机合作社,月收入两三万。”
像曾利这样的无人机飞手,合作社里有8个,平均年龄30~40岁,最大的38岁。其中,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王元威从事农业已有20余年,他最为感慨的是如今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作为眉山有名的种粮村,永丰村片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截至2022年,东坡区农业机械拥有量达12.5万台(套),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85.96%。”东坡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股负责人刘强说道。
150台农机 保障10万亩农田丰收
“以前我们说,一个人管一两百亩土地就很厉害了。现在全程机械化作业,一个人管1000亩不是问题。”王元威介绍,如今合作社有100余人,大大小小的农机购置了150台,对外作业面积达10万亩。
该合作社创建于2016年,最初只有两台插秧机。随着农业植保无人机逐渐成为行业新宠,王元威敏锐察觉到无人机作业高效、精准的特点,便早早购买了一台。“那个时候,人工打农药,安全性不够,效率低,劳动强度还大。无人机的到来,解放了人力。随后合作社购置了数台,并逐年更新换代。”
王元威介绍,如今的植保无人机智能化程度更高,安全系数、装载容量、兼容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无人机施肥,比人工劳作方便太多了。”曾利感叹,无人机不到1分钟就能施肥1亩地,仅一个白天(包含装肥过程)就能完成300亩地的施肥作业。
常年的风吹日晒使得曾利皮肤黝黑,但无人机的助力,则使他不弯腰、不疾步,便能从容地完成一场场大型施肥施药作业。在他看来,掌握无人机,不仅让自己收获了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农业耕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还减少了成本。
农忙时节,永丰村天上飞的是无人机,田里跑的是插秧机,合作社里粮食烘干机更是传来阵阵轰鸣。时值农业耕作期,正是农机大展拳脚的时刻。
(本栏目组稿:张艳玲 刘茜 唐明润 唐福升 陈胜 包韬 本报通讯员 兰自涛 本报记者 苏文保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