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开琼
在血液检验过程中,要经历标本采集、送检、保存等一系列步骤。无论哪个环节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使得数据存在偏差,从而无法为指导病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等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严谨操作每一个环节,避免标本误差,提升血液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血液采集时间
血液采集作为血液检验过程中第一项环节,其所采集到的血液质量是影响最终结果的根本所在。不少医护人员在采血时仅仅单纯遵从医嘱,完成采集工作,并未在采血前对验血者“是否服用过某类药物”“是否为空腹”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导致最终检验结果发生异常,从而影响验血者血液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医护人员应当丰富临床经验,在遵循医嘱的同时,主动了解验血者身体情况,如有需要空腹抽血的人员,要坚持采集其空腹时的血液(因为此状态下血液内各类化学成分处于相对恒定状态)。要提前告知验血者,采血前要避免做剧烈运动;不可饮酒;在检查前一天要避免食用油脂过高的食物;避免服用对检查结果有影响的药物。在采血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取得验血者的信任和配合,对于验血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并在采血之前告知此次抽取的血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血液标本采集量
用于收集所采血液的试管内含有一定量的抗凝剂,但要使其达到理想的抗凝效果,必须与规定数量的血液相结合。若采集验血者血量过少,可能会导致所采集血液内的有效成分被抗凝剂稀释。但这也并非意味着采血量越多越好,因为如果采血量过多,试管内抗凝剂就会相对不足,抗凝物质不足易导致血液无法充分抗凝,最终使得血液各项数值无法准确检测,检查结果出现偏差。
所采血液标本有含凝块
所采集的血液发生凝血的原因有以下两点:护理人员所采集的血液在注入试管后未能及时与试管内的抗凝剂有效结合,导致血液未能有效抗凝,产生凝血;护理人员在采血过程中速度过慢产生凝血现象。对此,各位医护人员应当加强责任心,在采血结束后要轻轻摇匀试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结合,保证正确完成每一项步骤。各位医护人员还要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和技巧,准确选择合适的采血试管,从根本上解除凝血现象,保障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溶血
采血医护人员如在完成血液采集工作后,没有及时拔下针头,将血液直接打进试管内;或者在推注完成后过于猛烈的晃动试管;用具不干燥等情况,都会引发溶血的产生。因为红细胞在途经较细的针头是会受到挤压导致破碎。除此以外,如果验血者在静脉采集血样时,如果抽血不顺利,没有“一针见血”,同样会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溶血现象导致的后果,即为某些化学成分浓度发生明显改变,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医院应当定期培训相关采血医护人员,让其熟悉了解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并定期考察静脉采血操作,保证采血质量。如出现溶血现象,需通知验血者重新采血、再次抽样,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综上所述,每位临床医护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标本容器的使用,熟知采血前中后期操作规范;在实际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对待患者;在采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遵守工作规范,保证血液质量,从根本上减少误差。
(作者单位:成都市大邑志昌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