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达州市大竹县杨通乡的平坝坡梁,随处可见农民们栽插秧苗、除草追肥的劳作身影……挥汗如雨中,大家满怀对好收成的期盼。
近年来,杨通乡党委、政府大力推行“党建+”新模式,把招引能人回乡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按照“粮猪安天下、特色促增收”思路,鼓励和引导回归能人租赁撂荒耕地发展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乡已建成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60个,近2.2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满栽满插,其中发展大豆套种玉米、蔬菜、油菜、苎麻等1万余亩。
盘活“沉睡地”
乡村焕发生机
在杨通乡春光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窝窝大豆苗长势喜人,一株株玉米苗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这里土质好,适合栽种大豆玉米,荒了实在可惜。目前我流转了土地4000亩,其中撂荒地1000亩,涉及春光、阳光、大庙、东升4个村,主要发展有大豆、玉米、油菜、苎麻等粮经作物,期待今年能有好收成!”大竹萱竹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大川高兴地对笔者说。
这是杨通乡以点带面,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大力推广“专合社+农户”“自耕自管”“代耕代管”等模式,推进复耕复种。去年5月,在外地从事土建工程长达10年之久的徐大川回到家乡看到耕地撂荒严重,便萌发了回乡发展的念头。他的想法与乡党委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很快便得到了乡领导的大力支持。
杨通乡乡长何中海说,迄今为止,全乡已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1000亩,并积极引导专合组织联农带农,吸纳附近200余名村民就地务工,切实增加村民收入。“我自己也有2.48亩耕地,但荒了好多年,去年9月全部租给了合作社,不仅有了土地租金收入,每天在基地务工还能挣60块钱。”正在给玉米苗施肥的阳光村二组村民邱乾英,看着曾经荒芜的耕地重新焕发生机,由衷地感慨。据了解,该专合社日固定用工100人左右,其中脱贫户13人。
打好“组合拳”
提振发展后劲
杨通乡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尤为丰富。为此,乡党委政府抓住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落的机遇,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将“红色”与“绿色”有机融合,着力发展水桥柚子、大庙葡萄、生态土猪等本地主导产业,以红色文化旅游带动人气、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有效地将绿色产业融入“红色+”产业链当中。
据介绍,当地的太阳花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在阳光村一组,稻田、鱼塘、鸡场、猪场掩映在绿树果林之中,和谐的乡村乡景让人心旷神怡。“去年以来,该合作社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结合撂荒地整治种植油菜200亩,栽种荷花50亩,建设红色广场、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等,推动农旅文商深度融合。”正在忙碌的返乡人员唐小佩说,合作社常年为附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创造就业资金100余万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深加工+销售”的模式,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固定分红5万元。
“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使本土能人回得来、留得住……”大竹县人大代表、杨通乡党委书记陈小刚对未来的发展成竹在胸:全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000亩,积极探索“大豆+”复合种植模式,计划在大庙、阳光、春光、东升等村发展“苎麻+大豆”“油菜+玉米+大豆”“蔬菜+大豆”“中草药+大豆+玉米”复合种植3800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超10户,提升帮扶效果,努力创建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抢抓交通三年大会战、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等机遇,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全力建好“文星—杨通—童家”乡村振兴示范带。(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