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4 期 / 第1版:要闻
感受科技之美 厚植家国情怀
——高校科学营四川分营圆满收官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四川省科协、教育厅承办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四川分营活动顺利结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云南、贵州、浙江、山东、湖南、陕西、四川等地的390名高中师生,分别走进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参加科学实践和体验活动,体验高校生活和校园文化,感受科技与文化交融的创新力量。

学生体验牙齿治疗。  四川大学供图

参观体验 感受家国之情

四川大学科学营活动可谓是科学与人文交汇。营员们不仅参观了电器实验室、参与虚拟仿真3D口腔临床技能训练、参加口腔菌斑检测和评估创新实践、亲身体验口腔疾病治疗过程,还聆听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晓宇所作的精彩的历史文化讲座——“巴蜀文化分享,参观了积淀了千年巴蜀文化的考古实验室以及传承红色文化的江姐纪念馆。

在考古实验室,营员们见证了考古学的魅力。专家们运用现代技术穿越时空,了解千年前的变迁与岁月。实验室的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考古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考古发掘成果。营员们纷纷表示对考古有了更深了解,也更加敬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全国首家、西南高校首家专题革命烈士纪念馆——江姐纪念馆,营员们参观了江姐事迹展厅、川大英烈事迹展厅,这些展览详细地展示了江姐在四川大学的学习生活、革命活动以及她的英雄事迹。营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江姐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令我们深受感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积极继承和发扬这种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将自己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学生聆听讲座。 电子科技大学供图

动手实践 体验创新之趣

电子科技大学科学营的特色活动是参加固定翼无人机飞行竞赛,感受前沿科技魅力。

开营第一天,营员们便参加了智能无人机科技实践培训及航空航天飞行器展演活动,电子科技大学航模协会的学长带着营员们制作无人机并进行了固定翼无人机飞行竞赛。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大家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还拓展了知识面,组建了新的人际关系,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李滚为营员们带来了航空航天主题讲座。他以科技梦、航天梦、中国梦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航空航天前沿科技发展轨迹,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奋斗精神。而随后举行的航空航天知识竞赛,进一步深化了营员们对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历程的认识,深切感受了历代科学家传承不息的家国情怀。

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供图

实地探访 认识自然之美

在山地科学专题营活动中,营员们聆听了科学家所作的科普报告;了解了我国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生物特征等;深入了解了科研人员不畏艰险,致力于治理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的英勇事迹;还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

在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通过对这项工程独特技术和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营员们对这座古代智慧的杰作感到由衷赞叹,深深敬佩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5·12”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和映秀震中纪念馆,天空倾泻而下的雨水,与同学们沉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讲解员详细讲述了这场特大灾难的发生过程,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抗争精神和众志成城救灾工作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让营员们更加珍惜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次不仅领略到了都江堰的壮丽与智慧,也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和人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更让我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的反思与敬畏,以及对个人追求和价值实现的不断精进。参观活动结束后,一位营员如是说。

为期一周的科学营圆满落幕,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科学追求,对青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青少年将继续运用科学的力量,去实现科技梦想、未来愿景以及民族的伟大梦想。他们将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