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7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开学季:大学校长们这些寄语,藏满成长干货

秋风送爽,梦想起航。近期,川内各高校陆续举行开学典礼,校长们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生活哲理融入话语、娓娓道来。这些寄语里有谆谆教诲,有温暖叮咛,更藏着校长们以教师身份传递的期许力量。

西南民族大学校长王永强:

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民大精神

在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彰显青春力量

王永强

王永强在讲话中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始终珍视并传承“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红色基因。学校74年办学史,是一部与党和国家民族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希望同学们从校史中汲取奋斗的力量,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红色印记化作精神密码,在砥砺前行中彰显新时代民大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二要在发扬校训精神中努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践行者。校训中的“和合偕习”指引我们在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信念的基础上相互学习、交融互鉴、共同发展;“自信自强”则强调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挑战不畏惧,以自信之我实现个人发展与学校强大。三是要让“善教善学,人人出彩”的育人文化成为新时代民大最闪亮标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同学们要主动适应这场变革,既要做到专业精深,更要开阔视野,学会借鉴融通;既要善于自我规划、自我努力,更要深刻领悟师生互动、团队研学、创新实践对成长的重要。

成都体育学院校长胥万兵:

做坚定执着的长期主义者

胥万兵

胥万兵对新生说,你们选择体育相关专业、走进成体校园,不仅是站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风口,成为亲历这一伟大进程的见证者;更肩负着承接体育强国建设使命的重任,是必须以“长期主义”践行责任的担当者。这份时代机遇与使命,正呼唤着你们用长期坚守的信念、持续奋斗的行动,在体育、教育等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他提出四点期望,与大家共勉:第一,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家国情怀,在长远的时间坐标中校准人生方向;第二,锤炼奋斗精神,勇破艰难险阻,感悟“长期奋斗”的真谛;第三,严守规则底线,涵养规则意识,在长期自律中沉淀从容的定力;第四,深耕专业本领,培养实干作风,用长期的付出收获安身立命的本领。

西华师范大学校长李明洲:

挺膺担当传薪火 青春作答续华章

李明洲

李明洲寄语2025级新生,希望同学们以德领航,在修身明德中筑牢担当之魂。明大德,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和民族伟业。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涵养传统美德,遵守学术道德,锤炼劳动品格,让德性成为同学们人生旅程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希望同学们以学筑基,在勤学善思中锤炼担当之能。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发扬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师大好学风,不唯书不唯上,善思考敢发问,努力锻造扎实的学识根基,时刻保持敏锐的思维触角,用勤奋学习为青春远航蓄力,以过硬本领为青春担当奠基。希望同学们以行践知,在躬身实践中彰显担当之为。走出舒适区,在知识海洋中找寻科学真理、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情民情、在科创竞赛中感应时代脉搏、在担当作为中砥砺人生价值,以奋斗姿态、担当精神,书写属于自己的绚丽华章。

西昌学院校长白洁:

逐梦凉山热土 勇攀学术高峰

白洁

白洁勉励学校首届硕士研究生:一要心怀“国之大者”,将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教育强国”的践行者;二要坚持“求真务实”,依托学校优质的导师资源和科研平台,锤炼真本领,传承严谨治学精神;三要立足“人民需求”,扎根实际、服务社会,担起服务国家战略的青春使命。希望同学们牢记“明德、乐学、求实、至善”的校训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进取心,在求学道路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西华大学校长李秋实:

为中华之强大而发奋学习

李秋实

李秋实回顾了学校历史渊源,讲述了西华大学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而创立,学校始终秉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追求卓越、实干担当的办学初心。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于西华,正值青春年华,生逢强国建设的伟大时代,重任在肩、大有可为。他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向内探寻,笃于立德修身。要以“大爱”涵养心灵,以“舍我”践行担当,修身养德、成熟心智、知行合一,做胸怀天下的新一代“西华人”。二是向真求是,勇于追求真理。要传承李冰治水般“顺应变化趋势、尊重客观规律”的求是精神与创新魄力,发奋学习、追问本质、不畏挑战,做勇于创新的新一代“西华人”。三是向强锤炼,勤于野蛮体魄。要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主动参与社团活动,塑造强健体魄、丰富精神世界、实现全面发展,做意气风发的新一代“西华人”。

成都工业学院校长刘保县:

以学筑基 以行致远

刘保县

刘保县讲述了成工的历史、传承、特色、温度、追求与担当。学校百余年不变的“实业报国”初心,将课堂延伸到生产线、把实践融入真场景,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发展之路,将所学所知转化为服务地方、服务工业行业的真实力量,这是成工始终如一的追求与担当。他勉励新生:第一,传承红色基因,立报国之志,行家国正道;第二,秉持手脑并用,铸工匠精神,研精湛技艺;第三,融汇多元视野,强综合素质,启人生新程。希望同学们以成都工业学院为起点,在这里夯实专业之基、锤炼实践之能、拓展全面之才。珍惜韶华、奋发有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成工书写精彩人生。(江芸涵)

(以上学校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由学校提供)